即便锡需求处于极低水平,“在未来五年内仍很有可能出现供应短缺,”国际锡研究协会(ITRI)称。
ITRI最新报告的题目是“应对下一次锡危机”说的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ITRI预计到2018年锡供给短缺总量,要比今年初全球有形库存规模还高。
但意外的是,目前还是几乎没有实货短缺的证据。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登记锡库存今年迄今已增加2,185吨或23%,达到11,845吨,即便全球最大的锡出口国--印尼的出口量骤然减少。
此外,印尼可能又要让全球市场大吃一惊,而且不同以往的是,这次可能对价格利空。
**印尼的出口**
印尼今年1月颁发禁令,禁止出口未加工矿产,成为市场瞩目焦点。镍、铜和铝土市场都受到影响。
不过该国的资源民族主义政策在金属锡方面更加激进。
该国未加工锡矿石出口早已停止,从去年9月开始,出口锡须确认达最低纯度标准,并通过国内的印尼商品及衍生品交易市场(IndonesianCommodityandDerivativesExchange,ICDX)交易,该市场几乎公开采取“最低限价”策略,以保证国内锡生产商的利益最大化。
直到几个月前,上述规定已令该国锡出口锐减。
在新规实施后的八个月中,锡出口共计45,300吨。而在2013年9月之前,任何连续八个月的出口量都在60,000-70,000吨。
不过情况在5月发生改变。官方数据显示印尼5月和6月出口都大幅增加,超过12,000吨。
**真的出了国门?**
现在萦绕锡市场的问题是,那些锡是否真的出了印尼国门,还是仍堆积在印尼的港口?
锡锭需在ICDX交易后才能出口的规定意味着,交易所交易量和出口量间会有密切关联。
比如,2013年9月和2014年4月间锡锭出口总量为34,872吨,ICDX交易量为34,820吨。
但在那之后这种关系已经瓦解。
据汤森路透数据,5月和6月ICDX累计交易量仅9,805吨,但锡锭出口量达22,792吨。
要么是印尼锡生产商大量违反新规(但似乎不太可能),要么就是正在进行着什么活动。
ITRI在协会网站的评论中,对可能的答案做出暗示。ITRI指出,政府利用两家调查公司来检验对出口规则的合规事宜。要出口的锡需经过两个阶段的监管过程:首先,在进到ICDX市场前需经品质和来源检验;其次,则要检查集装箱封印,然后才能真的装运。
“看来相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必定是根据交易前的检验,而这反过来意味着炼厂库存有所增加,因其期待价格回升所以惜售。”
价格考量还和市场预期密不可分。市场认为政府将进一步收紧规则,提高矿石最低纯度标准并将政策扩及焊锡等其他形式的锡;只是目前为止这种预期尚未实现。但那或许助长了当地生产商将这类型的锡预先申报待出口。
无论真相为何,自相关合约去年推出以来,ICDX交易量和已“出口”锡锭数量间目前已有13,000吨的差额。
**锡的涨势将暂停?**
这可能提供一些准备出口的锡的数量方面的线索,因为本月迄今ICDX的交易量也没有激增。截至7月17日,各类合约总成交量为2,410吨,与前两个月的成交量基本一致。
另外一个暗示锡库存累积的线索,被南非标准银行驻伦敦的分析师LeonWestgate捕捉到。他指出,印尼最大锡生产商PTTimah公布截至6月底的库存为4,473吨,而上年同期为1,297吨。
今年迄今锡价格表现非常低迷,如果锡的库存累积,对于印尼政府和许多看涨的市场人士来说这个是问题。
如果“最低限价”刺激了太多生产,政府的大宗商品价格支撑计划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对于印尼和锡市场而言,“最低限价”实际上就是出口价格,因此可以合理想见的是,问题都会通过库存增加表现出来,这似乎也是现实中出现的情况。
对于整体市场而言,这样规模的库存累积意味着未来价格将走弱。
毕竟,如果以LME库存为参照的话,市场并不需要这么多额外的锡。今年2月LME库存触底反弹,在印尼出口“激增”并打击实货市场前,在5月初时已经恢复至年初水平并稳定下来。
一种公认的看法是,LME库存累积,反映出隐性库存的活动,这很可能与中国有关。而中国的官方贸易数据则反映出另一种情况,但这绝不会是第一次锡逃过海关的监管溜出境外。
此外,过去几天锡价差已经大幅降低。截至周三收盘,现货锡与三个月期货CMSN0-3报每吨61美元正价差(远期升水),这是2013年7月以来最高,暗示近期不存在短缺。
这些现象都与ITRI认为的短缺不符,但的确暗示锡市场的涨势将被按下暂停键。
ITRI预测价格将继续“保持在区间内交投,一直到今年第四季”,然后在“未来三至四年急剧走高。”
对于相信锡价将上涨的人士,看来势必得要有耐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