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铁矿石行业来说,现在正陷入漫长寒冬之际,而价格不断的触底,更是向行业吹来阵阵寒风。
近日,宏达矿业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当期营收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0%,但净利润却从去年同期的7436万元下滑到6180万元,跌幅为17%。
与此同时,与铁矿石密切相关的钢铁股近来表现也都同样低迷。A股共有15家钢企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警,预计中报业绩将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数据显示,进入7月下半月以来,铁矿石市场熊市再现,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市场都呈现连续走低趋势,尤其期货市场连跌不止,铁矿石期货有可能再次下探上市以来的最低点660元/吨,甚至再创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尽管有着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量,但是在话语权定价权等关键问题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不过国内最新推出的“基差定价模式”,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铁矿石屡触底
多位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铁矿石价格不断触底的同时,全球产量也不断增加,这将进一步让铁矿石承受巨大的价格下行压力。
根据大商所数据显示,7月下半月,铁矿石期货价格屡次触底。7月30日,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1409盘中一度下探至686元/吨,而这个价格已经逼近了上月中旬创下的上市低点。
现货市场上,铁矿石同样也延续了疲软的走势。根据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28日,直接进口铁矿石62%品位干基粉矿到岸价格为93.59美元/吨,较7月16日下跌3.18美元/吨;7月25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累计下调至94美元/吨。
“铁矿石巨头大量投产铁矿石导致全球供应量上涨,而中国经济放缓又导致了需求有所下降,全球铁矿石市场目前处于明显的供过于求的状态。”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新伟告诉记者,这导致目前全球市场范围内铁矿石价格持续低迷。
而受价格触底、市场供应紧张的影响,攀钢钒钛的股价也一直不见起色。进入2014年以来,公司股价一直徘徊在每股2.3元附近。与此同时,华联矿业自去年6月开始下跌以来,今年的股价一直维持在8元附近,不见起色。
另一方面,作为与铁矿石联系最密切的钢铁股近来表现也都同样低迷。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A股共有15家钢企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警。其中,马钢股份和重庆钢铁预计201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
基差定价有望改弱势
事实上,尽管铁矿石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却无法阻止矿业巨头在产能上的疯狂扩张。
从国内看,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能源矿产企业对外投资并购一扫第一季度的“低迷”,进入“旺季”,金额与宗数均大幅增长,并较第一季度增长5倍有余,其中对澳大利亚等地的铁矿投资占了很大比例,如宝钢集团今年4、5月份就在澳洲持续扫矿。
“这些矿业巨头就是在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在价格下跌的时候扩产,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别的小规模矿商根本禁不起这样扩产带来的价格下跌。”一位上海地区铁矿贸易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巨头占领市场就是靠他们的价格优势对市场进行洗牌,现在已经把国产矿和印度矿挤压得没有生存空间,其他小品种市场也逐步在丧失。”上述铁矿石贸易商说。
据了解,目前国内国际价格之间的价差已经愈来愈大。根据我的钢铁网数据统计,7月25日,国产矿指数报收110.7,而进口矿指数报收88.4。据悉,目前国内外的价差水平是2009年以来最高,而这直接导致进口矿挤压国产矿的局面。
在全球铁矿石市场上,中国尽管有全世界最大的进口量,但在话语权、定价权等关键问题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不过国内最新推出的基差定价模式,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7月23日,日照钢铁集团与永安资本、中信寰球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在日照签订了国内首单铁矿石基差贸易合同,标志铁矿石期货的定价功能逐渐凸显,也为中国在全球铁矿石市场上争夺话语权带来新格局。
记者在咨询相关期货从业人员之后了解到,所谓基差定价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期货价格+基差”的方式来对现货定价。即买卖双方签订购销合同时,暂不确定固定价格,而是按指定交易所的期货价格锁定基差,由买方在装运前选择某一时点的期货价格作为最终交易价格。
“基差定价在钢铁行业刚刚起步,国际市场黑色金属领域尚未有权威的期货价格。通过基差定价,改变一口定价的模式,能使整个行业的定价更加完善。”永安期货总经理施建军认为,有了基差定价以后,买卖双方的定价更加自由,另外也有利于稳定购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