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景象本不该出现。按照规划,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宁夏变能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主要载体,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实现煤炭经济价值最大化。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尽可能减少煤炭外运,实现能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加大外送电力度,正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煤转化为电成共识
宁夏的能源优势是什么?是煤。统计数据显示,宁夏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六位,宁东地区的煤炭储量则占全区的87%。用好宁东的煤,关系宁夏经济的转型发展,也关系全国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宁夏来说,就是要利用好煤。
记者首先来到煤炭企业。在宝塔联化乙炔化工厂和宁夏宝丰能源有限公司,上千平方米的煤堆置在空地上,不远处是几座大型煤矿,年产煤240万吨的马莲台煤矿就在其中。
煤矿附近没有运煤车,企业相关人员介绍,这些煤都不外运,而是就地转化,进行深加工,从而产生更高的利润。
“通过深加工实现煤炭就地转化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宁东管委会副主任张勇说,“直接卖煤会遭遇三大难题:一是运力无法解决,二是造成开采区污染,三是利润较低。”
根据宁东管委会提供的数据,如果单纯卖煤,一吨煤的利润为100~200元;如果就地用来发电,利润能达到前者的3~4倍。而且,由于有了电力,开展其他经济活动也有足够的能源支撑,可谓一举多得。
实现煤炭就地转化,已经成为宁东各类能源企业的共识:煤炭企业方面,宝塔联化乙炔化工厂副总经理徐振华表示,实践已经证明煤炭深加工可以获得远超卖煤的利润。火电企业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宁夏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5345小时,全年预计达到6500小时,记者采访中也发现,火电厂正全力以赴发电。
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呼声高
煤转化为电已是共识,为什么宁东基地还在大量外运煤炭?记者发现,这与煤转化为电后的输送通道建设相关。
11月上旬,宁东管委会致函宁夏电力公司,希望推动特高压工程尽快在宁东落地。张勇说,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必须有电力外送通道配套。
宁夏发电集团马莲台发电厂总经理高原表示,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去年±660千伏宁东直流工程建成后,企业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大大增加,马莲台发电厂达到6743小时,居去年全区第一。”而在马莲台发电厂不远处的宁夏京能宁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水洞沟发电厂,为配合±660千伏输电线路,两台66万千瓦机组分别于今年3月和6月投产。
电力外送通道的拓展,促使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从而更多地消耗电煤,实现煤炭就地转化。而且,由于远景规划中电力外送通道还将不断建设,各发电企业均在计划新建或扩建厂区。
在水洞沟发电厂,总经理袁海臻指着不远处的一大片空地说,未来,这里还将建成两台66万千瓦火电机组。而马莲台发电厂新建两台66万千瓦机组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展。
“每家企业的建设预留地都很大。”一位随行人员说。宁夏公司电力交易中心主任姜萍介绍,到2012年年底,就有宁东热电66万千瓦机组、吴忠热电35万千瓦机组等投产。到“十二五”末期,宁夏电力装机将由当前的1800万千瓦增长至4000万千瓦。
电力装机增长如此迅速,发出来的电能却无法全部被本地消纳,因为宁夏是电力相对富余的省区之一。“装机1800万千瓦,人口只有600万,无法消纳这么多电量。”宁夏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大光说,宁夏需要向其他缺电省份输送电能,这是宁夏电网的重要任务。
在电力装机大增、本地消纳有限的情况下,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迫在眉睫。宁夏公司预测,到“十二五”末,宁夏电网外送电能力可达1200万千瓦;宁东管委会则认为,建设一条特高压外送通道,至少可以配套1000万千瓦电力装机,基本上与外送能力增长相匹配。而这也正是宁东管委会致函加快特高压建设的原因。
宁东地区目前年产煤炭5000万吨,其中用于电煤消耗的为2000万吨,近3000万吨煤仍然外运。“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不再外运煤。”张勇表示,“希望能够加快煤电输送通道建设,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