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开采,原因不外乎是企业想多产出、多盈利。可眼下,产能过剩却是煤炭行业最大的烦恼。“黑金变白菜”,是当前煤炭价格有些残忍但最真实的写照。
与此同时,“限产”“自救”“自保”“求情”等词语,不断吸引公众眼球。作为全国第五大煤炭产区,在去年亏损的基础上,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郑州煤炭工业集团、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和河南神火集团今年一季度再次亏损。为此河南省政府出面向银行“求情”,希望省内的八家银行对三家煤炭企业不要压缩贷款规模,并适度给予贷款利率优惠。
上周末,上网电价正式下调,平均降幅0.093元,倒逼本已经处于下行趋势的煤炭业限产自保、自救。事实上,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煤矿安监局三部门也已经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
在煤炭供不应求的时代,煤矿超产是行业的常态。而现阶段,煤炭销售不畅、财务费用大增、还贷压力加大、融资困难、现金流极度趋紧等问题都成为煤炭企业扭亏的阻碍,煤炭行业走出困境“道阻且长”。遏制煤炭超能力生产不仅是出于安全需要,更是为扭转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
在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现在煤炭行业亏损比较大,主要的原因在于产能过剩。
经济之声:从多家媒体的大篇幅报道来看,煤炭行业几乎整体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甚至有媒体说,煤炭行业遭到银行“嫌弃”。煤炭行业现在真实情况如何?
林伯强:确实是亏损比较大,去年煤炭行业的净利润就大幅度下滑,跟煤炭价格差不多,接近30%,如果剔除神华的话,下降幅度可能接近60%。今年第一季度,可能又下降了。整体来看,有些人大概70%的煤炭行业是亏损的,我觉得这个数字有些夸大,但现实当中应该也差不多。其实它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过剩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经济放缓了,电力需求减少。
经济之声:限产自救是不是脱困的最好办法?
林伯强:应该说限产自救是短期解决现阶段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但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关键是我们的产能太丰盛。现阶段这种状况实际上是一个恶圈,价格越低,挖得越多,目前释放产能的动力比以前还足,因为这些企业必须用现金流来还贷款,来发工资,而且只有生产和销售相对正常,才能继续从银行贷款,所以说煤炭企业目前加大力度挖煤的动力其实比以前还足。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则表示,“限产令”肯定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目前煤炭企业的唯一选择是转产。
经济之声:刚才我们听了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的观点。我也看到有人说,现在煤炭行业已经完全市场化,行业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很难对市场产生根本影响。“限产令”究竟能不能发挥作用?
韩晓平:肯定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因为各个利益主体都不一样,有的是地方的国有企业,也有一些中央的企业,每一家都不愿意自己限产,而且又很难把大家集合在一起来共同限产,因为你要限产,别人可能就增产。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限产肯定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煤炭走到这一步,不是中国的问题,全球都是这个问题。美国在过去的几年间也减少了2亿吨煤,也面临着失业,也面临着转岗。现在实际上我们不能在限产上想办法,更多的是要转产,对于中国来说,能源结构调整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阶段,煤炭就是要少烧了,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煤炭增加了三倍,而这种局势不可能延续下去,所以我们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要转产。转产的话,地方政府要更多的抓好对工人的培训,让他们想办法再找到其他的工作。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增加更多的新的就业,不能继续在煤炭上下工夫了。
经济之声:从转产方面来说,除了政府需要做一些事情之外,企业层面需要做哪些工作?
韩晓平:首先,企业要找到新的发展增长点。另外,确实有一些企业面临的就是死亡,但一些企业现在要还有一定资金的话,就要赶紧的转产。对于中国来说,尽管我们还需要煤炭,但增产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效不断提高,我们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煤炭的需求量肯定是逐渐减少,会有一些企业面临着不能够积极生存下去的困境。
观点:煤炭供大于求趋势难改 加强生产效率降低产能成本是关键
节目编辑慧娟:现在的煤炭企业可以说是陷入泥沼之中,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使煤炭企业的煤炭价格大幅下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明确将今年的煤炭产量压减10%以上,维护市场供需平衡。不过,政府出面对维护产能平衡真的有效果么?我想起一句歌词“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用在这里未必没有道理。从长期看,在煤炭消费增速放缓、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大幅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结构性过剩的趋势还是难以改变的。另一方面,企业都是逐利的。煤炭已经完全市场化,在很多企业眼里,一旦减少产量,很可能丢掉市场。在保市场与减产量面前,生产企业、贸易商更多采取“以量补价”、降价促销的方式,但这又加剧市场过剩。
所以,加强引导的同时,尊重供需平衡的市场规律,充分依赖市场化来调整产能的发展策略,加强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产能成本,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让煤炭企业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