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电可发
“外来电大幅增加和本地用电的负增长,导致本地机组计划发电量少得不行,目前上海地区一半以上的机组都已停机,”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外三”)总经理冯伟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三”仅有2台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8月中旬已经停机1台。而上海外高桥三家电厂总体形势也不乐观,电厂总装机容量为500万千瓦,目前已经停机5台,含3台30万千瓦、1台90万千瓦和1台100万千瓦的机组,合计停机机组容量达280万千瓦,相当于一半以上的机组目前处于停工状态,而尚在运行的机组,负荷也远远低于机组最佳运行点,有好多天,机组的全天负荷率竟低达41%。“负荷率过低,不仅大大增加机组的能耗,而且不利于环保。”冯伟忠无奈地说。
为什么停机?冯伟忠表示,近年来西南水电发展很快,再加上特高压输电线路的不断投运,大量且快速增长的中、西部水电送到上海,大幅挤压了本地火电企业的市场空间。
一直以来,燃煤发电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元凶”,国家在对燃煤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严格的同时,也鼓励发展水电、风电、核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发改委《关于做好2014年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14]1217号)中也提到,要积极消纳富余水电,强化跨省跨区送电,在更大范围内消纳清洁能源。据《简况》显示,1-7月份,水电富裕的四川和云南送出的总电量分别为496亿千瓦时和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分别为50.7%、22.8%,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5%。
受水电发展影响的不只有上海,湖南火电企业经营状况也不乐观。据湖南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介绍,2014年,湖南火电企业普遍闹起了“饥荒”,这个饥荒不是缺煤,而是缺发电配额。
调峰让路
“在水电足发(即能发多少就发多少)的情况下,才由火电补充,再加上外购电的影响,湖南火电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即使是在今年煤价下跌,大多数地区火电企业上半年业绩飘红的情况下,湖南部分火电企业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位业内人士说。
据了解,“迎峰度夏”期间,湖南火电机组都在为水电调峰,丰水期,水电机组满发,火电机组停备,为水电调峰填谷。深度调峰时,火电机组运行负荷仅50%。机组负荷过低不仅直接影响了机组的经济指标,对设备的安全性也带来不小的隐患。
“不仅仅是水电,这几年蓬勃发展的风电和光伏电,也加剧了火电利用小时的降落,”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专职顾问姜绍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补充道。
据悉,2010年以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电联7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太阳能发电与并网风电合计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仅上半年,太阳能发电量达107亿千瓦时,远远超过2013年全年总量87亿千瓦时。
“新增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必然会挤占火电原有的市场,而风光电的设备利用小时较低,风电1929小时,光伏电约1200—1600小时,风光电供给特性的不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火电来填补的,这也是造成火电利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姜绍俊表示。
需建立补偿机制
“火电利用率下降是规律使然。”姜绍俊介绍说,目前是我国能源体系正处在由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的能源体系转变为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安全的现代化能源体系的转型过渡期。“不论是风电还是火电抑或是太阳能发电,目前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谁发多发少,而在于没有一个长期有效的合理补偿机制。”他补充说道。
相比于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靠天吃饭”,火电机组发电要稳定得多,这也决定了火电是为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调峰的首选。“过去发电输电一体化经营,在大锅里统一核算,2002年厂网分开后,水电、火电可能分属于不同的企业集团,他们各自独立核算,为了保证水电的满发,有效地利用水能,势必会降低火电发电小时,影响火电企业效益,但是,目前火电流失的效益得不到补偿。”姜绍俊表示。
“该降降,该补补,不能让火电企业为水电等其它能源调峰却得不到任何补偿。”冯伟忠对此持相同观点,“应该看到,我国的资源特征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火电还是主力能源,但若火电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长期下去将会影响整个火电行业的的健康发展。”
姜绍俊建议应从国家的角度通盘考虑,不管是火电还是水电、风电、光伏发电,都应做好电力规划,优化发电结构,处理好利益转移问题,他表示“希望政府在能源‘十三五’规划中把这个问题好好研究研究”。
此外,冯伟忠也呼吁区别对待不同技术水平的火电机组,“降低火电机组电发电量的前提是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现在已有许多火电机组已经完全能够达到甚至优于燃气轮机的排放标准,如果对燃煤发电一刀切,不能充分利用高效能低排放的火电机组,对国家的环保也是一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