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集团是五大电力企业中最早尝试发展煤制天然气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大唐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项目是我国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2013年末,该项目投运成功,正式向北京输送清洁的产品。
曾经被认为是公司跨界经营的一大亮点,如今却被整体打包重组,这让大规模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再次引发争议。
“气场”需求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点决定了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要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优势,发展煤制天然气。”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高级咨询师、高级工程师桑建新说。
据了解,天然气作为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根据生成原因的不同,分为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两种,而非常规天然气又包括煤层气、页岩气、煤制天然气等。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等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最新数据,2013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1210亿立方米,其中常规天然气1178亿立方米,非常规气中的页岩气2亿立方米,煤层气30亿立方米。2007年至2013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以10.3%的速度增长。
今年5月22日,我国与俄罗斯签署了4000亿美元(约合2.5万亿元人民币)的天然气合同。自2018年起,俄罗斯将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加至每年38亿立方米,累计30年。
为保证未来天然气进口的稳定性,我国也将采取大力支持煤制气、煤层气和页岩气发展等多种措施来解决天然气短缺的问题。
有关业内专家表示,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了挑战,必须在调整消费结构的同时,努力增加国内有效供给,加快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替代性资源。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立项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共计60多个,合计总年产能超过2300亿立方米。2013年初至2014年4月,17个煤制气新项目获国家发改委路条,这些项目总年产能超过770亿立方米,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
截至2013年底,中国煤制天然气建成项目2个,克什克腾旗年产40亿立方米和新疆庆华一期年产13.5亿立方米(规划总年产能55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已经试车成功。
固气转化值不值
在我国当前能源改革大潮及环保压力下,煤制天然气的发展之路显得进退维谷。
一方面,煤制天然气作为天然气气源的有力补充,正在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煤制天然气项目环保、技术、管网建设争议很大,项目的经济性备受质疑。
8月6日,在内蒙古赤峰举行的第二届煤制天然气战略发展(克什克腾)高层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看法不一。
桑建新说:“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会有所增加,而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也将使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更加强烈,天然气会更受青睐,天然气的缺口也会越来越大。”
然而,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已经不再是“富煤”的国家,发展煤制天然气是将原本存量就不多的煤炭资源转化为气态或固态,再加上环境污染和耗水量大、耗能高等问题突出,其实并不值得长期发展。
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石化轻纺部主任周学双表示,发展煤制天然气的战略意义,首先不是满足产业需求,而是满足环境需求。“我很支持那些反对发展煤制天然气的,把煤变成天然气,再用天然气发电,算算账就知道肯定不合算,从环保上是不合算的,作为工业原料也不合算。”
“据我了解,目前没有任何一家煤化工企业能做到废水‘零排放’。”周学双在论坛上说,煤化工产生的高浓盐水成分复杂,难以再利用,只能存放于蒸发池当中,本身存在再次形成污染的危险。
“现在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多在西部地区,那些地区存在煤多水少的问题,水土流失,草场被破坏,地下水也被污染得一塌糊涂。不客气地说,所有发展煤化工的地方都已经被污染了。”周学双忧心忡忡。他说,黄河的纳污能力已经逼近红线,西北地区煤化工产业的无序发展可能将导致黄河流域引发生态灾难。
众所周知,我国西部的地下水资源是相当宝贵的,但国内规划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大都在水资源相对缺乏的新疆、内蒙古等西北部地区。
周学双的观点很明确:“在布局煤制天然气项目时,考虑的第一个因素应该是排污去向,第二个要选择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煤炭资源的多少要放在第三位。”
关键技术和配套管网也有问题
7月22日,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对产业准入要求、项目审批程序等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知》中“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禁止违背规律无序建设”的方针和“坚持量水而行、坚持清洁高效转化、坚持示范先行、坚持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被特别强调。
《通知》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项目产业规模设置门槛:“年产超过2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超过1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
对于发展历程并不长的煤制天然气来说,不仅在国家政策方面,而且在关键技术及配套管网输送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我国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在投运入网一个月左右,因气化炉的故障突然停产,而问题也主要集中在气化炉和工艺路线上。“气化炉技术很关键,但并不意味着气化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透彻研究煤质也许更加重要。”一位业内人士说。
大唐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葛巍了解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说:“目前,碎煤加压气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大唐化工也在考虑对项目进行技术改造。但现在还没有确定改造方案。”
另外,该项目的煤源问题至今也仍未解决。该项目以褐煤为原料,对煤的尺寸有要求,需加工筛选,在此过程中仅能余10%左右供煤制天然气使用。
葛巍说,在管网方面,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项目于去年12月18日正式向中石油北京管网送气,输气管线长达320公里,设计年输气量为40亿立方米,最大年输气能力为60亿立方米,途经内蒙古赤峰、锡林郭勒和河北承德,在河北境内与中石油北京段管线对接,截至去年底,累计销售3000万立方米,今年以来项目的装置负荷率约为50%,主要原因是煤源不足。
有业内人士透露,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发展依旧受到运输管网的制约,建设管网需要投入很大一笔资金,并且有的即使投资建设了管网,到了地方还要与其他企业合作,处境尴尬。
项目仍在增加,动工的不多
与会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的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虽然已经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仍然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克什克腾旗和新疆庆华一期煤制天然气项目投产数月之内都因严重故障而停工,随后也有许多央企酝酿剥离煤制气在内的煤化工资产,在当前的环境下,煤制天然气项目的投资和发展更应该谨慎和理性。
据桑建新介绍,根据《国家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中国煤制天然气产量将达到150亿立方米至180亿立方米。桑建新预测,在今后的5年时间里,煤制天然气将迎来井喷式增长,预计到2018年目前已经获得路条的新建拟建项目一期大部分能投产,产量也将达到600亿立方米。
广州息旺能源咨询公司产业链信息总监、燃气板块负责人黄庆介绍了其团队的调研结果,截至2014年底,煤制天然气项目总产能有望达101亿立方米,2015年底总产能有望超过200亿立方米。
有业内专家表示,发展煤制气乃权宜之计,应该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谨慎发展煤制天然气,或限制和有条件地发展煤制天然气,不可不计后果、一拥而上地盲目发展,否则这种产业体系一旦形成,将长期固化下去,并对我国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参加论坛的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杨启仁表示,美国的大平原煤制天然气项目发展仅1年就破产了。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牛新祥在论坛上说,随着煤制天然气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投资成本也有望下降,这将有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增强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经济性。他说:“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要根据配煤、运输等因素选择厂址,合理布局,适度发展。”
有媒体报道,神华集团目前正在对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项目进行评估,有意对其展开收购,“但神华集团看重的是管线,希望获得大唐克旗到北京的输气线路”。
即使有门槛和不确定性,煤制气的项目还在持续增加,当然动工的并不多,更多的都是先圈资源再观望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