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大宗商品分析师范艳霞发现,对比7月份市场,8月市场跌面扩大,下跌品种数增多,且均涨跌幅(上月均涨跌幅为-0.13%)加深,同比下跌品种比列扩大至8成,而上月这一比例为7成,同比均涨跌幅较上月也明显加深(7月同比均涨跌幅为-2.77%),跌面扩大、跌幅加深是本月市场的一大特点,这也印证了生意社此前其对2014年大宗商品下跌第二浪到来的预测。
对此,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刘心田对记者表示,除了经济整体低迷导致需求不振的根本原因外,8月大宗商品还受三大效应影响:一是连锁效应,以原油、铁矿石、天胶为代表的基本原料带头下跌,导致中下游品种跟风,下游品种的下跌反过来又使得上游品种出现下跌空间,彼此连锁反应,故而跌面越来越大;二是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如生猪、鸡蛋,差的愈差如动力煤、天胶,与价格同步同向变化的还有成交量,这恰恰说明资金、人气正随着市场悄然转移,而商品离开了资金和人气的支持,犹如釜底抽薪,故马太效应得以在近期大宗商品市场体现;三是破窗效应,钢铁、煤焦、橡胶、棉纺等市场,近几年近乎单边式连续下跌(基本最近3年每年跌幅都超过10%),不仅价格屡创新低,市场人士的信心也接近冰点,相当数量的品种成为业内人士只跌不涨的“破窗”。这种潜移默化的心理变化使得本有机会止跌企稳甚至翻身反弹的商品失去了主观动力,就有如一扇破损了的玻璃会越来越破一样,商品实际上进入到了一个怪圈。
刘心田预期,鉴于目前商品市场仍处于2014年的下跌第二浪,故“金九银十”势必会受到影响。从生意社内部调研来看,90%的分析师认为9月上半月市场会依然在下跌通道,下旬随着需求转暖信号的出现,大宗商品市场有望企稳,部分板块有上涨机会,故“金九”变成“铜九”的可能较大。刘心田预测生意社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9月会击破890点后下探至885点,在创下历史新低后企稳,月底或收于888点;9月或依旧涨多跌少,但跌面有望收缩至5-6成,商品平均涨跌幅或为-0.2-0.3%。
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8月31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为890点,较月初下跌7个点,较周期内最高点1019点(2012-04-10)下降了12.66%。(注:周期指2011-12-01至今)。当月的大宗58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上升的商品共16种,环比下降的商品共40种。其中,鸡蛋(7.82%)、生猪-外三元(7.33%)、尿素(7.17%)等表现突出,位居涨幅榜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