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之前,由于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府谷县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资源浪费,这不仅引起了中、省、市各级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被媒体称之为“黑三角”,也使府谷县成为当时国家环保总局、监察部等四部委挂牌督办的县区之一。环境污染从此成了府谷县发展的一块“硬伤”而其带来的负效应,严重影响了府谷县的对外形象。
为摘掉“黑三角”这顶污染的帽子,从2007年开始,府谷县掀起“环保”的热潮,重点对县区内各大工程工厂进行严查,县区上下通力合作,在几年之内关停存在重大污染的县铁厂、电石厂、水泥厂、焦化厂、市属企业氮肥厂等工厂。近年来,依法取缔了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炼焦厂127户、泡花碱厂56户、小炼铁厂28户、小白灰厂19户,淘汰了小水泥厂10户、碳化硅厂12户,关闭小煤矿180个,关停兰炭企业112户。
几年之内,府谷县紧环保治理资金投入4亿多元。同时,府谷县加大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先后实施天然气入户、集中供热工程,已完成15000户供气任务,62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并且全部安装治污设施;不断加大市政工程建设力度,建成了金三角广场、人民广场和西北地区最大的县级公园——河滨公园;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仅2008年造林绿化面积就达到12万亩,新造林带160多公里,建设生态园林村11个,完成工程量1亿多元;加快神龙山森林公园和县城绿化步伐,不断扩大城市绿地。
循环经济为绿色环保提供可持续发展道路
府谷因煤而兴,煤炭产业是府谷县的龙头产业,2007年府谷县第二产业产值为31.9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8.4%,占据了府谷县经济的半壁江山;第二产业的兴起也带动了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然而一条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发展路子却是府谷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因,为此2007年府谷县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新模式。而正是循环经济新模式的实施解决了府谷县在环境治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循环经济符合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企业内部产品互为上下游,形成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最大的减少资源浪费。而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废渣、废气、废水的排放问题,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
府谷县京府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新建96万吨/年兰炭综合利用项目淘汰了以往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主要以洗选精煤生产兰炭,兰炭生产电石和硅铁,焦炉煤气用于冶炼金属镁和发电,电石、硅铁的高炉尾气煅烧石灰,石灰生产电石,镁渣、焦末生产免烧砖,电力用于各个生产项目的一个完全闭合的清洁环保、节能减排、上下游相对接的循环产业链。整个生产过程中都以上游产品作为下游生产的原材料,以最终成品进入市场,完全达到了零排放。通过以上循环利用,发展了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环保意识提高,为府谷县绿色环保提供基础
在2007年,多年受到中、省、市批评和监督的府谷县被榆林市政府评为先进并通报表彰奖励20万元,这是多年来府谷县首次因环保考评而受奖励。在这之后府谷县涌现出一大批“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绿色文明示范单位”、“榆林市百强企业”等。全球第一条型焦生产线将建成投产,金属镁、电石等产品的生产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大批大型煤电、煤化工项目纷纷立项、开工。以府谷京府煤化府谷京府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其投资1200余万元对生活、生产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工程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废水处理工艺,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和NCG系统深化处理。根据焦化废水高COD、高氨氮难处理的特点,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可满足熄焦、绿化回用水的要求,达到废水零排放。
“煤炭生产兰炭,而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热可以供暖和发电,而兰炭又能生产硅铁和电石,与此同时焦炉煤气又可用于冶炼镁和发电,高炉尾气又能煅烧石灰,石灰又能生产电石。这样的产业链,不但可以减少“三废”的污染,更加重要的是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将废物变成宝物,将废品变成产品,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生产过程中没有废品,没有有害物,而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零排放,形成完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新模式。”府谷县煤炭局副局长贺清激动的对本网说道。
如今府谷的天变蓝了,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经过府谷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村村冒烟”的景象早已从府谷县中消失,“黑三角”的帽子也早就被摘除。全县环境质量极大改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能力建设取得突破,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亮点纷呈,环保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环境保护优化了经济增长,经济与环保实现了双赢,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