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深埋于这片不毛之地中的褐煤无人问津;如今,劣质的能源如同神迹般转化为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昔日,这儿还是一片洪荒旷野;今天,一座远望如蜃的工业城已经初具雏形。”不久前,在大唐克旗内部的一次活动中,有员工写下过这样一段话。而也正是这段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恰恰可以概括大唐克旗这些年以来所历经的变化。
“少气”下的倒逼
10月下旬,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做好2014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年以来,国内天然气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采暖等刚性需求占比不断提高,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总体偏紧,华北、西北等部分地区高峰时段矛盾突出。此外,《通知》还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资源供应,统筹利用煤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煤制天然气再次受到关注。
事实上,很久以来,“富煤、贫油、少气”一直都是中国能源的现实写照。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6.8亿吨,产量接近全球煤炭产量的一半。尽管作为全球最大的产煤国,中国也遭遇煤炭进口量持续增加的局面,但是相比石油和天然气而言,煤炭8.13%左右的对外依存度显然要乐观许多。今年1月,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编撰的《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13年我国石油和原油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4.98亿吨和4.87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8.1%;天然气进口量达到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1.6%。
将时间退回到2002年。彼时,通过研究国内外能源市场特点,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决定进入褐煤资源丰富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延长发电产业链,打造“锡(锡林郭勒)多(多伦)克(克什克腾)”能源化工基地,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由此开始筹备。大唐发电试图在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现实条件下,将劣质褐煤制成高质量、高热量的天然气,再通过配套输气管线送往沿线城市,实现煤炭资源高效清洁转化。
在“等待”了数年之后,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通过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
在成功拿到国内第一个煤制天然气“许可证”10天后,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在浑善达克沙地破土动工。“我们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建项目,综合考虑了煤炭、水资源等各种因素,但首要因素还是考虑环保,是为了离克什克腾世界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区尽可能地远一些。”大唐克旗党委书记刘利表示,“这一选择,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但我们认为这个付出值得。”
资料显示,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57.1亿元,由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共同出资,出资比例分别为51%、34%、10%、5%。项目分三个系列连续建设。第一系列建成后,形成13.3亿立方米/年产能;第二系列建成后,达到26.7亿立方米/年产能;第三系列建成后,实现40亿立方米/年产能,将成为北京第二大气源,对改善北京大气环境、减少雾霾污染、保障首都能源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