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参与能源领域发展并不是一个新话题,部分地区社会资本通过自建火电厂、参与风电建设等形式融入能源发展早已为公众所熟知。
今年以来,社会资本对能源领域的渗透愈发呈现紧锣密鼓之势。5月份,80个首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项目清单出炉。11月底,一系列可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电力、能源工程进一步明确。当越来越多的能源分支有了更多的融资选择,能源建设企业也将获得新的机遇和经济增长点,同时,选择恰当的合作模式也是能够实现多方获益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把握好社会资本的规范与使用,我国还制定了系列配套措施来明确各方责任,引导社会资本高效应用。由于市场的传导效应,这必然也会为能源建设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保障。
良好市场环境是合作的基础
目前,我国通过《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明确的社会资本可参与建设的能源类项目主要有:常规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核电及其设备研制与服务、风光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清洁高效煤电项目、燃煤电厂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跨区输电通道、区域主干电网完善工程及大中城市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油气管网、油气管网主干线、沿海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城市配气管网、城市储气设施,铁路运煤干线和煤炭储配体系等。
这些项目的公布为能源领域引进社会资本带来机会,也将为能源建设行业增添活力。对此,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行业部主任陈渤表示:“能源行业由于其天然的垄断属性,社会资本的进入会面临诸多限制,要想打破这种限制,进一步的改革和制度完善是非常必要的。现在,一些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不并入大电网的电厂也都是由电建企业设计、施工的,它们在工程质量等方面同样具有较高的标准。因此,进一步引入社会资本具备现实基础。”重大能源工程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因此,要想让社会资本在推进其落地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业内认为三个方面是激发社会资本主动性的核心:一是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二是积极扩大社会资本投资途径;三是给投资者合理的预期回报。
PPP或将成重点合作模式
从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不难发现,未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或将成为社会资本渗透能源领域的重点合作模式。所谓PPP,是指政府或国有资产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长期合作关系。
在能源领域,通过这种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可以使合作关系保持长期性,既可以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又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本相互融合、稳健投资。它实现了不同资本的优势互补,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目前,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已将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业务,积极稳妥发展BT、BOT、PPP等投融资总承包业务提升至发展战略的高度,其下属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等单位目前已积极开展了PPP商业模式建设基础设施业务的培训。
PPP相比以往的BT、BOT等工程建设合作模式,其显著的优势便是更强调公私部门全过程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此来提高共同效益。该模式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资源以及社会可承受的原则制定合作方案,以合作发展,互利互惠为基础加强投资成本和服务成本监测,既可以防止项目法人随意提价损害公共利益、不合理获利,又能起到规范共有主体价格调节行为,提高定价、调价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建立监督机制保障良性运行
PPP项目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规范的市场是决定这种模式良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PPP是社会资本参与能源领域建设投资的一种形式,特别会给‘走出去’的项目带来更多灵活性。另外,社会资本是否能全面参与能源项目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即股权分配。”想要达到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在选择良好合作模式的基础上,监督机制与法律法规的配套建立是不可或缺的。想要实现能源领域PPP合作模式的良性运行,从监管机制建设的角度来看,项目在开展之初,就应该对政策风险、商业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等进行充分论证,完善合同设计,健全纠纷解决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独立、透明、可问责、专业化的PPP项目监管体系,形成由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社会公众、专家、媒体等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同时,关于PPP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应该积极出台。据了解,对于我国PPP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立法工作已于今年提速,目前正在积极修订中。而项目进行所必须的标准合同范本也将积极出台,标准的合同范本将对能源领域PPP项目的业主选择、价格管理、回报方式、服务标准、信息披露、违约处罚、政府接管以及评估论证等进行详细规定,以规范合作关系,保障能源领域PPP项目得以健康有序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