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职工“知工作环境安全隐患,能主动发现”。在日常安全教育过程中,开展“精品课堂进一线”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或专业技术人员,给职工讲解工作现场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和辨识方法,以亲身经历的故事、惊险真实的案例、深刻真挚的感悟,引发职工共鸣,极大地激发了职工主动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注重职工应知应会知识教育,在管理干部中开展新《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应急救援知识考试,在井下从业人员中开展自救器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仰卧压胸等自救互救实践操作过关考试,大力提高职工综合安全素养。
培养职工“知工作流程易错环节,能主动避免”。在强化岗位标准流程操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关键岗位必确认、重点工序必盯防活动,管理干部通过“走基层”包保,紧跟工作现场,对发现操作失误或不合规范的地方及时予以提醒纠正。在特殊工种培训中,加大实践操作的考核力度,让职工人人操作演示,教师进行点评,认真分析操作过程中易出现错误的环节,提升职工对生产流程安全环境的认知和操作熟练程度。
培养职工“知个人意识薄弱环节,能主动预防”。在安全培训过程中,注重对职工个人自主保安意识的培养,根据安全心理学和行为学原理,利用心理沙盘、心理挂图对职工进行性格测试,帮助其了解个人性格特点,分析性格薄弱环节,剖析个人安全意识的强弱,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职工个人的不安全行为。自主研发了“从业人员上机考试系统”,把职工信息、考试成绩、错题集等生成二维码,职工通过扫瞄二维码,就能及时知道自己安全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
培养职工“知个人思想压力状态,能主动排遣”。针对一线职工劳动强度大、易疲劳,思想容易产生压力的实际,在全矿各总支、支部开设了心理咨询室、身心调适室,对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思想和心理知识培训,及时对安全薄弱人物进行心理测试,评定职工思想压力等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调适。同时,还配置了减压按摩椅、减压模拟人等设施,并定期举办亲情帮教、心理辅导讲座等活动,使职工思想压力能够得到有效排遣,最大限度消除职工的不良情绪,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