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综合信息>人物视点>姜智敏:新常态需要新思维

姜智敏:新常态需要新思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4-12-25 09:23:59  来源:中国煤炭报 新闻归档
    在新常态下,煤炭企业需要有新的思维。一是树立新的生产理念,摒弃追求规模扩张,注重效益和竞争力提升;二是需要创新商业模式,科技力量带来的立体式变革将严重冲击传统商业模式
 
  2014年,对煤炭企业来说,过得非常艰难。下游需求不振,全社会煤炭库存已连续36个月超3亿吨,环渤海煤价经历了十三连跌,在传统旺季卖出了全年最低价,行业亏损面积不断扩大,前三季度超八成煤企净利下滑……煤炭企业依旧在寒冬里挣扎。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加上来自环保的压力,煤炭需求增幅下降。“煤炭需求或将出现‘平滑期’。”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
 
  姜智敏认为,大环境变了,煤炭企业的发展理念也要变。今后,企业领导者在做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经济性,算算这个项目到底有没有效益,不能单纯为了扩大规模而增加项目。“在目前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再追求规模的扩张、产能的提高,企业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个问题。”姜智敏表示。
 
  记者:大环境变了,煤炭企业应该何去何从?
 
  姜智敏: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有两个,一是应该树立新的生产理念,二是创新商业模式。
 
  是否开采要看资源赋存条件、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开发具有经济效益的资源,企业才能盈利,企业有了盈利才能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开采优质资源和那些具有较好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的资源,还要考虑这些资源今后有没有转化的可能。煤炭正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转变,煤炭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延伸产业链,提高煤炭在企业内部产业中的转化率,充分发挥煤炭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材料的作用。
 
  煤炭企业要采煤,就要注重研究煤的基本特征,使煤炭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以喷吹煤为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用洗精无烟煤作为工业性实验对象,在北方鞍钢及首钢等地实施成功。喷吹煤的使用减少了炼钢过程焦炭的使用量,既节省了宝贵的资源,又提升了煤炭的使用价值。并不是说所有的煤炭企业都要开发新品种,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该多研究煤炭转化的路径。煤炭转化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技术问题,现在看来不可能的事,随着科技进步,就变成可能和可行的事了。
 
  记者:从目前国际煤炭市场看,我国煤炭的竞争力如何?
 
  姜智敏:从国际煤炭市场竞争力看,我国煤炭的竞争力亟待提升。看煤炭的竞争力主要看成本和价格,从国内煤和进口煤到广州港的价格看,进口煤到岸价格比北方下水煤到港价格每吨便宜约50元人民币。由于成本高、价格高,我国煤炭的竞争力不强。所以,降低成本是我国煤炭企业今后必须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记者:造成煤炭成本高的原因是什么?
 
  姜智敏:有这么几个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和其他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是比较差的。有人比喻,我国的煤炭资源赋存像一块玻璃摔到石头上那么支离破碎。而且,我国大部分煤炭资源埋藏比较深,目前正在生产的千米以上深井就有47处。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就增加了,所以开采成本相应增加了。
 
  二是我国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统计结果,截至2013年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从业人员为611.3万人,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为36.8亿吨。再看其他主要产煤国家,2013年,美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8.9万人,生产了9亿多吨煤;澳大利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不到5万人,生产了5.4亿吨煤。我国煤炭行业人员多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据了解,一些大型煤炭企业,职工工资支出占到煤炭生产成本的50%左右。
返回我的煤炭网,查看更多
 
关键词: 姜智敏 煤炭

扫码打开手机版
 

 

 
 
网站首页 | 网站公告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内容归档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