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我国已将沿海核电工程列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包,将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启动一批沿海核电工程。这是最近以来核电重启明确的表述。
福岛事故之后,国内核电项目审批暂停。2014年以来,重启国内核电项目审批的信号不断释放。
核工业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目前看,能源结构调整亟需核电出力,国内经济也需要核电装备的发展来提振,加之国内新一代核电技术取得突破,安全发展核电的战略不会改变,只是时机选择问题。
而核电发展的重心是对在运核电站进行安全检查,对现有核电技术路线做改进融合,推进核电装备“走出去”。
核电审批重启,年均投资700亿元以上。
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明确了未来核电发展的市场空间。《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在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研究论证内陆核电建设。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根据国家能源局权威数据,目前我国运行核电机组21台,装机容量1902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有27台,装机容量2953万千瓦,在世界上在建机组数排第一位。当前4855万千瓦的容量与2020年8800万千瓦投运和在建规模有较大差距。
行业内的多数预计是未来六年,国内每年将有6台左右机组(每台机组容量为100万千瓦)建设。以每千瓦1.2万元投资计算,核电年均建设投资规模将在700亿元以上。核电站建造将为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带来商机,核电站建成后需要大量设备维修以及核燃料生产和后处理企业的服务。
从当前能源结构调整的范畴看,中国提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20%,核电将要在非化石能源发展中贡献较大的力量。目前,核电在中国能源中所占的比重还远远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全世界的核电占电能的比重大概是15%左右,中国核电占比仅2%左右。
核电大幅发展的空间为民资进入提供可能。1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意见特别指出,在确保具备核电控股资质主体承担核安全责任的前提下,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核电设备研制和核电服务领域。
由此可见,除核军工核心科研生产外,与核电相关的设备研制均将为民企进入敞开大门。这些领域包括,核级密封件、电缆、阀门等设备领域,射线检测等服务领域。
核电技术路线“三足鼎立”,竞合关系常态化。
长久以来,国内核电技术路线呈现“三足鼎立”的状态,无论是中核、中广核,还是国核技术公司均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分别为中核的ACP1000、中广核的ACPR1000+和国核技的CAP1400。
今年8月22日,“华龙一号”通过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设计审查。“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指的是中核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两种技术的融合,被称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