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因煤名天下。
2007年11月16日,山西省会太原万众瞩目。这一天,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挂牌成立了。有专家预言,这个目前国内惟一的“国”字号煤炭交易中心启动运营后,不但加快着从煤炭销售转向煤炭交易的市场化进程,而且更有望在国际煤炭市场形成“中国价格”,增加我国在煤焦等重要能源商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从批准成立、投资建设到运营启动,4年多的光阴弹指一挥,2012年2月23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将正式启动运营。这个崭新的新生事物将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和惊喜,世人翘首以盼。
煤炭销售和煤炭交易
计划色彩淡出,市场化登台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应运而生,是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千军万马”“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正是煤炭销售的真实写照。一位搞煤炭销售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传统煤炭销售固守点对点的模式,缺乏统一开放的平台,导致了煤炭流通出现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等特性,影响了煤炭流通的健康有序发展。
煤炭销售是怎么回事?和煤炭交易有什么不同?这得先从我国的煤炭流通体制说起。就中国煤炭市场而言,煤炭流通体制变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煤炭订货阶段,或称为计划调拨阶段,大致从1953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由于煤炭产量和铁路运力严重短缺,国家通过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对煤炭供需采取统一分配和调拨的方式,对当时情况下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煤炭订货与煤炭销售相结合阶段,或称为计划调拨和市场选择相结合的阶段,大致从1993年到2006年。这一阶段,虽然每年仍然召开煤炭订货会,但已逐渐由政府直接分配指令性计划改为煤炭供需双方自主谈判,行政色彩开始淡化,供需双方具有了一定的销售自主权。
三是煤炭销售阶段,或称为市场化阶段。从2007年开始,煤炭订货会逐年更名,并最终在2009年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一阶段,煤炭流通方式由供需双方自主谈判发展为自主衔接,政府原则上不再干预煤炭供需衔接,煤炭产运需企业具有了更大程度上的销售自主权。
我们从这60年的发展过程中清晰地看到,煤炭流通过程中计划经济的色彩逐步淡化,市场化程度则越来越高。事实上,煤炭生产企业与大型用户之间在长期销售伙伴的基础上,开始建立中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通过相互参股、融资等方式锁定煤炭资源,以稳定和巩固供需关系。煤炭交易体系建设开始悄悄萌芽并迅速发展。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2月17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剑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煤炭交易中心模式是目前煤炭行业中出现的一种新兴市场模式,它本身既不属于买方,也不属于卖方,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电子交易平台为技术支撑,为煤炭供需双方提供服务的第三方交易市场。相对于传统的煤炭交易零散交易、规则自定的特点,新的煤炭交易方式则制订统一交易规则,注重现货交易,具有真实性、有效性,有利于市场规范。
截至2月17日,已有省内外28家企业率先注册成为中国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首批交易商。此外,还有更多的企业正在不懈争取早日成为交易中心的注册交易商。
5%和95%
5%是“试验”交易量,采用挂牌、竞价的市场化交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