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国家发改委印发《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煤炭减量、替代划出了路线图。《办法》规定,到2017年,北京市煤炭消费量比2012年减少1300万吨,天津市减少1000万吨,河北省减少4000万吨。
“以前用煤是因为便宜,现在其他能源价格也下来了,用煤自然就会少。”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徐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分析,要实现目标并不困难,近期油气价格下降,核电等替代能源的发展,以及经济下行趋势都给减煤压煤奠定了基础。
从“零增长”到“负增长”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表示,燃烧排放最大的来源是燃煤,要减少京津冀污染,必须减少京津冀煤炭的使用量。2012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即《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控制区域煤炭消费总量。在该规划划定的47个重点控制城市中,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三个地区就占了29个席位。
据记者了解,污染最严重的这三个地区,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这三大区域虽然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但却生产了占全国55%的钢铁、40%的水泥、52%的汽柴油;同样是这三大区域,消耗了全国煤炭的43%,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占了全国排放量的30%。
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姜克隽认为,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群,燃煤总量已经不能只是追求零增长了,而是要让它大幅度下降。
本次出台的《办法》中,重点区域也与上述三个地区高度重合,具体指的是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划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与山东城市群均为复合型污染严重区,需重点针对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加强控制。
《办法》对不同地区提出了区别要求。到2017年,北京市煤炭消费量比2012年减少1300万吨,天津市减少1000万吨,河北省减少4000万吨,山东省减少2000万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人民政府要于2015年6月底前,研究提出煤炭消费减量目标,送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备案。
徐斌分析,要实现上述目标难度并不大,近期石油、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下跌已经很大程度上挤压了煤炭市场份额。此外,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工业对于煤炭的需求也并不旺盛。“煤炭总量自然就下来了。”他说。
替代能源降价助力减煤
据记者了解,2010年北京燃煤消费总量达2635万吨,到2012年,这个数字已经削减到2300万吨。
2013年底,北京市发改委表示,北京2015年将实现核心区全面无煤化,城六区实现集中供暖清洁化,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比2012年削减800万吨以上。
根据北京市《加快压减燃煤促进空气质量改善的工作方案》,到2020年,北京燃煤总量将进一步降至1000万吨以内。此次发布的办法将这一目标提前了整整三年。
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提高煤炭等能源利用效率直接减少煤炭消费。
同为空气污染重灾区的河北省,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钢铁行业。据记者了解,河北省钢铁产业每年综合能耗接近1亿吨标准煤,电耗超过900亿千瓦时,均占河北省能耗总量的1/3。2014年河北省二氧化硫排放中有26.6%出自钢铁产业。2014年初,河北省省长张庆伟立下军令状:钢铁、水泥、玻璃,新增一吨产能,党政同责,就地免职,必须执行。
减少了煤炭消费,能源消费总量却并不会下降,这就需要其他能源来支撑。《办法》要求,各地应因地制宜,优先利用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消费。
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正式向国务院申报启动核电新项目审批。作为清洁能源,核电不仅零排放、效能高,还具有运营成本的优势。徐斌介绍,随着核电等多种清洁能源价格优势逐渐凸显,以及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将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