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份开始,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了由多部委参加的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煤炭救市”工作,相关部门召开了22次煤炭行业脱困联席协调会议,出台了37项措施支持脱困。《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推动煤炭行业脱困政策也紧锣密鼓地出台。国家有关部委通过:控制煤炭进口,增收进口关税,加大微量因素检测等措施,来降低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帮助国内煤炭企业走出困境。
据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共进口煤炭2.91亿吨,虽然没有完成发改委提出的去年减少进口5000万吨的目标,但仍然同比2013年减少进口煤炭3580万吨。从去年9月份至年底11月份,月度进口煤数量呈现减少态势,为国内煤炭市场份额的增加,以及助推国内煤价的小幅理性上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大家设想,如果不控制进口,任进口煤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会对煤市带来什么影响呢?
1.国内煤企继续亏损,效益下降,煤价继续下跌。
去年1-8月份,在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很多煤企开展“降价促销、低价抛售”等措施,以扩大市场销路,争取用户,促使环渤海动力煤交易价格一路下滑。发热量5500大卡煤炭平仓价从年初的610元/吨跌至去年8月份的460元/吨,狂跌150元/吨。
截止去年8月底,在秦皇岛等北方港口,发热量5500大卡煤炭实际交易价远低于煤炭企业生产和销售成本,在山西煤企盈亏平衡点以下徘徊,造成发煤企业严重亏损,效益下降。此时,局势逐渐恶化;笔者分析:如果此时,国家不出台政策积极救市、控制进口,减轻国内煤市压力的话,那么,预计国内煤价还会继续下降,发热量5500大卡煤炭会降到440元/吨甚至更低。届时,全国煤炭企业将会出现严重亏损,除神华集团以外(神华依靠矿、路、港、航、电一体化经营,仍能保持微利),其余实力较弱的“三西”其他中小发煤企业将会出现大面积停产倒闭,彻底退出市场。带来的后果是,大量的煤矿工人失业下岗,易产生不稳定因素。
2.进口煤大举进入国内市场,且份额不断扩大。
进口煤无论是澳洲煤,还是印尼、越南煤炭,价格均低于国内煤炭。去年1-8月份,在内贸煤不断下跌,与外贸煤炭价差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进口煤优势已经不再,促使进口贸易商经营积极性降低。但据数据显示,去年1-8月份,我国进口煤炭仍然高达2.02亿吨,同比仅减少5.3%。笔者分析,进口煤已经实现了常态化采购,并成为电厂配煤不可缺少的掺配煤种,即使国内煤炭继续降价,但进口煤仍会保持一定水平。如果国家不控制煤炭进口的话,预计去年进口煤数量将与2013年大体相当,达到3.2亿吨左右,对国内煤炭市场影响非常大。如果国家不出台一系列救市方面的扶持政策,进口煤市场份额会不断增大,而国内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继续处于劣势,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国内煤炭在沿海地区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呈缩小态势,“三西”地区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各项工作均将举步维艰。
3.沿海煤炭市场一片冷清,港口、铁路、航运业任务均不饱和。
如果国家不控制进口,预测去年8月份以后的市场走势会更加恶化,国内煤炭市场疲软态势更加浓厚,将出现严重的市场供大于求现象。不但国内煤炭价格继续下降,而且海运费也将继续下行,港口、铁路、航运企业完成煤炭运输任务均很艰难。
届时,北方运煤港口到港下锚船舶大幅减少,煤炭库存攀高,压港严重,乃至影响了大秦线、朔黄线的正常进车;而秦皇岛、曹妃甸、黄骅港煤码头下水困难,会造成铁路部门完成煤炭运输任务出现亏欠,西煤东调、北煤南运大动脉出现梗塞;航运企业方面,也会因下游需求不足,而造成无人租船,船舶大量闲置,各大航运企业严重亏损;总之,若去年下半年,国家不采取扶持政策,不控制进口煤炭,那么与煤炭息息相关的行业均将受到市场重创,运输量和利润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