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我国核电项目的投资审批停了4年。然而,作为世界三大电力支柱之一,在确保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核电无论在拉动经济增长,还是提升一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及优化能源结构和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统计表明,1000多亿核电项目投资可拉动1500多亿GDP增长,出口一座核电站相当于出口100万辆桑塔纳轿车。而按我国“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0%”的国际承诺,届时非化石能源供应须达12亿吨标准煤,在考虑最大发展潜力的情况下,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折合标煤8.7亿吨,剩余3.3亿吨缺口需由核电填补。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目前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23台,总装机容量2139.5千瓦,累计发电量350.69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2.68%;在建核电机组26台,装机容量2850万千瓦,在建规模继续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核电供给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仍显著低于与法、美、德、日。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是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拥有104座,核电占总发电量的19%,法国核电占比高达76%。因此,参照《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今后15年我国尚存1.1至1.6亿千瓦核电硬性缺口,相当于每年需建5至6台百万级核电机组。
基于情势的倒逼,无论顶层设计还是实际推动,今年以来核电重启步伐全面提速。从地理布局来看,我国核电站目前完全落地于沿海地区,尚没有一座完整的内陆核电厂,但据统计,世界在运核电机组有一半以上建在内陆,比如密西西比河流域建有21个核电厂、总装机容量3000多万千瓦。在我国,支持内陆核电厂建设的第三代压水堆技术采纳了福岛核事故后提出的各种改进要求,加上我国内陆核电厂有良好的厂址条件,能有效防止类似福岛核电厂核事故。基于此,内陆核电重启应提上决策议事日程。据悉,规模为6台60万千瓦机组的江西瑞金核电项目已提交国务院审批,预计2017年开工,“十三五”期间内陆核电建设将全面重启。
在内延式布局核电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加大出口无疑将更大幅度拉长核电市场的延伸半径。据世界核协会的研究报告,到2030年,全球核电将会保持8%的增长率,低情景下,装机规模将达到373吉瓦至401吉瓦;高情景下,装机将可能达到700吉瓦,增长率升至88%。相应的,同期计划新建的核电总采购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其中国际采购达5750亿美元。另据统计,在已有70座在建核反应堆的基础上,全球目前有33个国家正在考虑、规划或者启动核电计划,到2030年,预计拥有在运核电厂的国家数量将从目前的30个增至35个。如此旺盛的投资与建设需求,无疑为我国核电“走出去”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设计运营,到工程建设和燃料供应,再到核电管理,我国俨然已形成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配套产业和资源已足以支撑每年在国际市场新开工建设10~12台核电机组,并具有同时建设40个反应堆的能力。从技术实力看,在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的基础上,我国不仅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CPR1000,而且形成了以此为主要核心的CAP1400“华龙一号”。另外,根据国际惯例,核电尤其自主技术和堆型出口需在国内有示范项目,无疑,辽宁红沿河核电机组和福清核电机组示范项目的及时开工为核电大规模“走出去”奠定了关键基础。
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成果,“华龙一号”已成功落地阿根廷。不久前我国与巴基斯坦签署合作文件,将向巴输出5座核反应堆,投资金额高达150亿美元。另外,我国还与英国、罗马尼亚、南非、土耳其、捷克、沙特等国签署了核能合作协议,其中“华龙一号”应用其中的英国BradwellB项目和欣克利角C项目先后将于今年下半年和2017年开工建设。但必须明确的是,为了增强“走出去”的持续力和协同力,我国核电企业还需进一步修炼内功,尤其要通过资本重组聚合和培植大型核电集团,以避免技术多头引进和出口相互压价现象的再度发生,在管理架构上应尽早解决核电主管分属国家能源局、环保部核安全局和国防部科工局“三足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