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环保要求持续施压,煤炭市场持续被“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的“寒流”笼罩,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今年年内下跌幅度已超过100元/吨。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量与销量继续双双下滑,分别同比下降3.5%和4.7%。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面对行业同期性下行的历史洪流,包括大型上市公司在内的煤炭企业抵抗之力日显微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3%,亏损额为16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32.4%。据统计,我国90家大型企业前两个月共亏损了131亿元,亏损面80%以上。
在市场经济的指挥棒下,“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对当下的煤炭行业来说再残酷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煤炭业竞争十分激烈,为争夺市场份额,大型煤企的保价联盟已经土崩瓦解,多家企业不得不被席卷入一场残酷程度远超以往的价格战中。
面对“史上最困难时期”,究竟该赶紧逃跑还是正面迎战?
业内人士透露,在煤企通过降价手段挤兑上游过剩产能的过程中,一些中小煤矿早已经被迫停产,一些中小贸易商也被迫转型,尽管仍有一些企业在苦苦挣扎,但若在这场“适者生存”战中未能实现更好“进化”,最终或只能在行业大洗牌中死掉。
“有过竞争,有过牺牲”,目前来看,转型者为数众多。据山西省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到2014年底,全省有215家资源型企业向旅游业转型。除向旅游业转型外,还有煤企开始向新能源、互联网等行业发力。而在陕西省,越来越多的煤老板开始转型到影视、生态农业、林业种苗、餐饮、高科技等行业中。
留下来的企业做了些什么?拼实力、拼管理、拼成本、拼市场!
煤炭业的“进化”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推动煤炭行业由传统的煤炭生产向煤炭生产服务型转变,从煤矿井下生产源头树立生产服务的理念,推动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发展;二是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促进煤炭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三是推动煤炭消费方式转变,提高煤炭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水平。如神华集团加快向清洁能源供应商转变,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开滦股份(7.77 +2.51%,咨询)则全面落实“以煤为基、以焦为辅、以化为主”的发展战略,深化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延伸的步伐。
强者恒强,竞争越是残酷,优势企业越有机会脱颖而出,向更强更好进化。如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牛克洪所言,随着煤炭市场危机延长和大批煤炭企业亏损加重,一场以强势企业为主体推动的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即将来临,这将是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下的,真正市场化的和企业自主的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跨国的兼并重组,其特征是更多煤电融合、煤化融合、煤钢融合及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并购重组。尔后将出现更多竞争力强的综合性能源企业,煤炭产业的集中度会更高,市场话语权及控制力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