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煤企需绸缪“3”时代

煤企需绸缪“3”时代

      2015年的春天如期而至,但煤市的春天却迟迟不肯到来。目前5500大卡动力煤的市场价格已经处于了2007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市场人士认为甚至可能跌破400元/吨,步入“3”时代。对于煤企而言,不能完全依赖国家的政策扶持这根“救命稻草”,唯有抓住“一带一路”机会,努力实现转型升级,方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把挑战变机会。作为“中国的科威特”,陕西榆林充分利用能源资源高度聚集的优势,正在探索一条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型道路。

    借“四化”助产业升级

    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下跌,相关替代能源市场也受到波及,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品种也难以在价格风波中“独善其身”。煤炭价格的全面缩水挤压相关企业的利润空间,面对市场需求疲软,向产量要收益的生存模式已然过时。中国煤企已经到了存亡攸关的时刻,要么转型要么破产,这道单选题的正确选项不言而喻。煤炭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向科技创新要业绩,向产业升级要发展。

    煤炭企业的转型通常是以发展非煤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通过非煤产业与煤炭辅助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产业结构上的有机调整,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结构。煤炭的焦化、气化、液化和电化是煤炭化工的四条主线。中国煤焦化工艺技术装备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炼焦工艺技术装备及生产管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焦化工业体系。我国煤制油、烯烃、芳烃、天然气、乙二醇、二甲醚,以及焦炉煤气制CNG、LNG等工艺技术突破和示范工程均获重大进展。发展煤炭“四化”的意义重大,对于化解煤炭产能过剩,促进煤炭清洁利用,提升煤炭产业水平,保护国家能源安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陕西榆林为例,作为“中国的科威特”,高度聚集的能源资源使得这一地区具有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榆林以中低温热解技术为核心,构建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油、煤盐化一体化发展的“一推四”煤化工产业体系,形成了集现代煤化工、煤电和冶金为一体的共生产业链。构成了榆林煤化工产业高转化、大循环、低成本的核心竞争优势。目前已建成过百亿元的大项目7个,50亿元到100亿元的项目5个,10亿元到50亿元的项目19个。而且,这些世界领先的煤化工项目正在在逐渐投产达产,2014年,陕西有色铝镁合金、靖边能化园区一期、中煤榆横煤制烯烃等4个超百亿的骨干项目和延长煤油共炼等一批资源深度转化项目在榆林建成投产。去年新投产的一批煤化企业带来的经济贡献绝对值达到200多亿元,占到榆林GDP的7%。

    搭“一带一路”快车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丰富,相关区域既是经济带也是能源带,因此能源企业发展一定要搭上“一带一路”这趟快车,充分融入“一带一路”的“能源经济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中亚国家,能源优势和对经济快速增长的诉求是其共有的特征,这种一致性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在支撑。届时,中国西部省区不再是单一的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基地,而是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建立自己的高附加价值工业体系。对此,煤炭企业应以长远发展为着眼点,有质量地“引进来”,有含量地“走出去”。

    首先是让资源“走出去”。中国煤炭资源富集,仅陕西榆林就有煤炭预测储量2714亿吨,已探明储量1660亿吨。这些资源优势让中国煤企赢在了起跑线。而海外市场的扩充也将使我国煤炭市场供需侧不平衡的格局有所改观,在战略上化解国内煤炭产业的过剩产能。

    其次是让技术“走出去”。中国具有世界最先进的煤炭化工技术,而且先进技术基本上都能落户于民,这就为煤炭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保障。对于中东、西亚的一些能源富集但技术落后的国家,中国煤企可以带着资本,带着技术走出去。

    最后是让产品“走出去”。“一带一路”不仅加强了不同企业和市场的互联沟通,更是加快了行业规范的出台。这为煤炭产品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煤炭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产业链的拓展,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产品质量的改观和产品品种的多样化。榆林兰炭就是典型,作为煤炭焦化产物,是煤炭清洁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低硫、低灰、高热值等性能,在当前大气污染和雾霾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清洁环保的兰炭是燃煤理想的替代燃料,不仅能为全国各地“霾中送炭”,而且也能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提供清洁的能源。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乌克兰煤炭产量前四个月下降54.4%

上一篇:传统煤炭行业的电子交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