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为制止煤矿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规范供应秩序,促进市场供需平衡和煤炭行业脱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近日发布《关于落实违法违规煤矿煤炭相关治理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提出建立电煤合同执行与发电量奖惩挂钩制度,推进煤电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
《通知》称,各地经济运行部门要加大对电煤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的核查力度。2015年按使用违法违规煤矿煤炭数量对应的发电量1.2倍扣减计划,2016年起,按使用违法违规煤矿煤炭量的1.5倍折算。随时间推移,加大扣减力度。
政府为煤炭行业的发展可谓“操碎了心”。
这次公布的《通知》表示,要全面核查煤矿建设生产情况,对核实确定的违法违规建设煤矿、超能力生产煤矿、不安全生产煤矿及隶属关系名单,予以公告。
而就在一个月前,能源局针对煤炭行业曾经下发过两份文件,专门针对煤矿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治理煤矿超额生产。
自去年7月煤炭行业脱困工作开展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着眼点便是在煤炭需求难以有效提升的背景下,合理管控煤炭供应秩序,缓解供需矛盾,促进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为了改善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煤价大幅下跌的现状,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以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了煤炭行业脱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相关部委每周召开一次会议落实控产、税改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从2014年7月14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召开煤炭行业脱困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确定了严格煤矿产能管理和加强监督等具体措施,一直到2015年3月6日已经连续召开了二十五次联席会议,会议中都将依法依规限制产量,改善供求关系作为重点工作来布置和研究。
目前煤炭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供需严重失衡。政府帮助煤炭行业脱困应该主要是帮助化解过剩产能。
但是,面对未来可能存在十亿吨级的过剩产能,单靠淘汰落后和关闭资源枯竭矿井还不够,根据中国煤炭资源网的统计,截止2014年全国煤炭产能45.37亿吨,原煤消费量41.55亿吨,产能严重过剩。而同期有各状态(新建已开工、新建未开工、规划新增产能)未投产矿井产能约7.5亿吨,这部分产能预计将在2020年前后得到释放。
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利益关系,落后产能的淘汰和资源枯竭矿井的关闭也面临着执行难的问题。
因此,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虽动作频频却难以改变煤炭市场疲软的态势,作为盈利杠杆的煤价,虽有微调,但仍维持低位运行。
在解决煤炭困局,产能过剩问题过程中,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因为市场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市场既需要政府提供规则和环境,又需要政府为市场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必要保障,煤炭行业转型期还需要政府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推动。但同时又要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但如果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来实现煤炭行业调整和整合,煤价必然还会进一步下跌,会有更多的企业陷入亏损,破产企业将不断增加,甚至未来很多年煤炭全行业都将陷入持续亏损境地。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对于资源地经济发展来说,还是对于煤炭企业和煤矿工人来说,或者是对于给煤炭企业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来说,都是不利的。
因此政府在破解“多挖煤不挣钱,少挖煤丢市场”难题,维护煤炭市场供需平衡、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上,一方面需要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还需要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目前情况下,各级政府及各大型煤企应统一认识,统一行动,把化解煤炭产能过剩作为重要议题,避免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企业之间的盲目恶性竞争;各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全方位监管,推动减产限产落实;引导煤炭企业转型,自我开拓市场;创新交易模式,规避盲目扩产能。
除此之外,煤炭企业也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所面临的危险处境,积极发挥企业能动性,通过加强产业链合作以及引入更多外部资本,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并最终顺利度过危机。
应从国家层面建立一种有效的煤炭产能退出机制,尽快并有效实现部分煤炭产能退出市场,以确保控制产能的有效实现。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破解煤炭困局、化解产能过剩不仅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更需要市场“看不见的手”,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两只手”,让煤炭产能“瘦身”来换取煤炭产业“强身”,希望煤炭企业在国家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重新认识、适应和引领煤炭产业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