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控总量 利空再袭煤炭产业

控总量 利空再袭煤炭产业

      近日,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城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悉,该通知意在细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进一步促进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结合当前节能环保工作具体安排,《通知》将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前10个城市作为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城市,进一步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及预警工作。《通知》提出需要制定工作方案,重点城市要确保完成煤炭减量目标任务,研究建立中长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管理制度,制定煤炭减量工作方案,提出煤炭减量具体措施和相应目标。
 
  经济疲弱,产能过剩,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共同挤压了传统化能源尤其是煤炭的生存空间,与之前的“财大气粗”相比,煤企早已开始经历艰难时期。如今,难上加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提出《通知》是否可以说是对中国煤炭行业的又一“致命一击”?煤企又该如何在“寒冬”中寻求突破?
 
  新常态下寻求治理效果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在我国并不是刚刚被提出,早在2013年,国家就提出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城市群为试点,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之所以选这些地方为试点,是因为这些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高、人口密度大。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减少燃煤来降低污染日益被重视。更重要的是,这些区域煤炭产量均不高,是典型的煤炭调入区,将煤炭调入变为电力调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更容易实现。
 
  可以说,煤炭消费总量已到了不得不控制的地步。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赵家廉曾向媒体提到:“经济的突飞猛进,同时伴随着投资过快增长和煤炭消费总量的不断增长。这并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利于煤炭的安全生产,也不利于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选取了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个城市作为重点城市,进一步进行治理,业内人士纷纷指出,这是一种治理思路的转变。
 
  “之前应该是更加宽泛的,现在具体到城市,应该是一种转变。” 中宇资讯煤炭行业分析师关大利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这次直接具体到市,肯定会起到更加明显的管制作用,这些城市势必加大环保力度。不过具体效果,目前还不好说,主要还是牵扯到一个监管以及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的问题。
 
  之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也总是被提出,但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煤炭消费很难得到控制。
 
  “之前中国GDP增速一直保持7%以上,目前经济新常态,GDP增速放缓到7%左右,能源的消费增速也基本放缓到了6%到8%。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力军,占能源消费比例比较高。从2013开始,提出要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当中的消费比重,并设定了到2017年的目标。从目前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北京、天津、包括华东一些地方,推进“煤改气”的效果已经比较明显,尤其是北京,四大燃煤电厂中,只有一个还在运行,其他3个均以关停。 ” 卓创煤炭行业分析师刘杰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介绍。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出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效果会比以前更加明显。因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行业面临需求增速放缓、库存居高不下、进口煤数量增多等诸多不利因素,扩大规模、增加产能、提高价格的煤炭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合,在此形势下煤炭企业必须寻求煤炭绿色生产和低碳环保利用的技术路线,形成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
 
  宋智晨也认同选取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个城市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城市是一种治理思路转变的看法。首先,对这10个城市进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有利于缓解这些城市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其次,选取空气质量差的城市也使空气污染治理更具针对性;最后,通过治理前后空气质量的对比,治理的效果将更容易凸显出来。
 
  短期利空难以避免
 
  有相关煤炭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全国重点煤炭企业已有80%以上亏损,在今年1至5月,全国原煤产量14.6亿吨,同比减少9321万吨,下降6%,全国煤炭销量为13.2亿吨,同比减少1.27亿吨,下降8.8%。与此同时,全社会煤炭库存持续40多个月超过3亿吨,黑、吉、辽、冀、鲁、皖等省份煤炭行业整体亏损。煤炭行业亏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告别“黄金十年”,煤炭行业正努力摆脱市场低迷。那么,推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倒逼减量是否可能加剧煤炭行业的“寒冬”呢?
 
  宋智晨认为,推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将加剧煤炭行业“寒冬”,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产能过剩和经营困难将成为煤炭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今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新能源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煤炭行业整体供过于求,在推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后,煤炭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缩减,从而加剧行业供过于求的困境。
 
  目前国内煤炭市场形势比较严峻,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整体煤炭需求受到较大冲击,同时另一方面也是国家近期转型升级,传统高耗能行业不再是热点,所以导致需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
 
  煤炭行业从2011年底,已经开始告别黄金十年,进入产能过剩,煤炭消费下滑,企业利润萎缩的阶段。刘杰指出,目前国家主动控制煤炭消费量,短期来看,对煤炭行业是一种利空,不利于煤炭行业的复苏。但从长期来看,目前全球能源消费进入油气时代,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石油天然气消费比重在不断提高。如今国家这样规划,有利于后期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健康转变,也更利于煤炭行业向一个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不至于进入产能过剩的怪圈,也更利于环境保护。
 
  如果说前几年是由于煤炭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总是供不应求,为缓解供求压力,提出要进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那么现在更多的是从环保角度,为实现节能和低碳而进行的控制。
 
  突破仍需再变发展模式
 
  在全国积极推行改进能源结构,有针对性地对煤炭行业管控的当下,关大利认为,此时进一步加大控煤政策,势必对目前煤炭市场造成进一步冲击,一些成本较高的煤企,可能加快其推出步伐。那么煤炭企业在多重压力下如何寻求突破?
 
  关大利认为,短期我国以煤为能源主体的结构还不会变化,但是正在努力降低煤炭在一次性消费能源中的占比。在这个大背景下,煤企以往粗矿式的发展已经行不通,目前应该内部挖潜,增强自身竞争力,一方面是控制财务成本,一方面是开采成本做文章。另外煤企也应该未雨绸缪,以后紧靠采掘业,煤企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要加快其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延伸产业链、多元发展等方式,摆脱单一煤炭开采的经营模式。最后就是对于落后的产能,需求加快去退出步伐,降低整体煤炭供给量。
 
  对于“延伸煤炭产业链”一方面,刘杰也十分认可,她认为,在生产方面,要发展清洁煤,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煤炭污染比较大,发展清洁煤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加盖防尘网,用煤企业在使用煤的过程中使用一些脱硫脱硝的除尘设备;另外一点就是,企业可以进行煤炭就地变化工作,电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目前我国的高压电路建设已经十分广泛,所以煤厂对煤进行就地变化,通过高压线路向全国各地输送,这也是一条发展线路。
 
  “煤炭企业应转变过去只追求产量速度的观念,寻找新的发展模式。首先,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其次,加快煤炭向清洁能源的转化,扩大煤炭的销售市场;最后,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丰富煤炭产品。”宋智晨指出。
 
  对于目前比较“火”的“互联网+煤炭”,刘杰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目前“互联网+煤炭”尝试比较多,各地的煤炭交易中心或者上市公司都在纷纷试水,不过均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但由于煤炭存在指标繁杂的问题,网上售煤购煤,煤炭指标水平难以保证,这是目前“互联网+煤炭”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煤炭产能过剩,虽然扩展销售渠道,在互联网上销售,但是依然不能解决需求量小于供应量的问题,企业方面资金压力均比较大。刘杰表示,“互联网+”对煤炭产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但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对于煤炭消费总量进行控制,缩小煤企市场,那么是否可以寻求海外市场呢?刘杰认为,这是一个办法,但是短期内,在中国还是不能完全开展。因为煤炭整体来说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我国对于煤炭销售的政策是鼓励进口限制出口。虽然去年以来,国家出台过降低煤炭的出口关税政策,但煤炭依旧是配额出口,只是有限的几家企业拥有配额出口权,出口量非常有限。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电厂与煤矿公司直接签订电煤合同

上一篇:煤制燃料示范项目实施最严环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