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的萧条,对钢铁市场的影响巨大。目前国内钢材行业的下游需求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房地产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建设。这三者占比分别约为55%、20%以及25%。房地产行业成为钢材行业的风向标,房地产兴衰荣辱,直接影响钢材行业的发展。钢材行业究竟是步步惊心,还是步步为营,绝大部分都取决于在房地产。
楼市企稳 钢材市场依旧“缺氧”
今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回暖势头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2015年度上半年全国房地产销售数据,今年1-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由负转正,增长3.9%,商品房待售面积也大幅减少,房地产销售额也增长了10.0%。而在实现业绩预喜的24家上市房企当中,预增17家、扭亏5家、续盈和略增各1家。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回暖势头明显,国家经济稳步增长,但是作为房地产产业链的上游,今年钢铁行业的情况却暂时没有像预期那样好转。
分析师张沙智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楼市转好可谓为钢铁市场增添了一丝信心,不过,目前楼市还处于消化库存阶段,虽然一二线城市活跃度有所提升,但是大部分成交仍处于二手房交易,而且三四线城市仍旧低迷,商家在拿地建设的方向上依旧较为谨慎,建设周期也比较长,因此对于目前的钢铁行业来说,真正的市场需求并没有释放,钢价也没有因此而得到提升,但是如果房地产市场能延续向好的局面的话,在后期可能为钢铁行业的好转增添一缕曙光。”
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101家大中型重点钢企总亏损超过75亿,这样的数据令人忧心。据2015年度钢材市场消费分析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建材大户月出货量普遍被腰斩,建材市价亦呈现下挫局面。作为房屋建筑主要钢材,螺纹钢、中板、中厚板,建筑主体主要钢材角钢、工字钢,架子管等市场售价都不如预期般上涨。
以钢筋(三级大螺纹)为例,目前国内主导城市钢筋均价已跌至1900元/吨,部分城市甚至在1800元/吨徘徊,在2013年,三级螺纹钢筋售价可达到3500元/吨。至于主流规格的角钢和工字钢,目前唐山市场均价为1980元/吨和2050元/吨,同比下跌均超三成,下跌幅度创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钢企希望透过降低价格消化产量造成的。你降我减的价格竞争,导致国内钢铁市场均价不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同渐有起色的房地产市场相比,现阶段钢材市场似乎还没有苏醒过来,综合近期数据发现,现有的楼市销售盛况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消化前期库存基础上的,现在销售的楼盘多是前期积压的产品,而非现造现卖的楼房,因此,目前的楼市好转,对于钢铁行业并没有产生迅速的促进作用,钢铁行业无“羹”可得。
京津冀一体化将缓解现状
当然,将钢材市场的生死悉数压在房地产市场升降上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风险颇高的非理性行为。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应该要从调整钢铁消费市场比例以及开拓新的钢铁消费市场着手。
钢铁消费主体过于单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属不是一件好事。今年年初,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应大力促进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交通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实质上就是一种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钢材消费市场组成的重要举措。
分析师赵丽丽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表示,“京津冀一体化主要是对交通一体化、大气治理、产业合作三方面实现突破。这对钢铁行业来说,有利好也有利空,主要利好就是,从长期来看,华北钢材的产能严重过剩或得到缓解;利空的话就是大气的治理,想必肯定是对钢厂先下手,所以后期钢厂的成本、运作等都会带来影响。”
京津冀三地交通一体化发展,北京规划将会建成1000公里的市郊铁路,根据专业人士预测,平均每公里总投资将会高达3.2亿元,每投资一亿元将会带动钢材消费1万吨左右。在京津冀三地城市轨道建设的未来2-3年内,将会拉动钢材需求高达3200万吨,平均每年拉动钢材消耗为1000万吨-1600万吨之间。
张沙智表示,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规划,对京津冀地区的基础性建设有着推动作用,而基建的完成,便需要更多的钢材,可以说推动了整个京津冀地区的钢材需求量,有助于消化该地区的钢材产量,但是,面对全国产能严重过剩的钢材市场来讲,只靠京津冀一体化的基础性建设,只能说是杯水车薪了。
出海“呼吸”带来转机
此外,“一带一路”的建设,亦有利于推动国内钢材消费架构调整以及扩大钢材出口市场。“一带一路”的提出,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在钢铁下游需求中的占比。根据专业人士预测,在未来4年时间里,“一带一路”核心国家基础道路、铁路建设累积将会投资超过3.26亿美元,仅2015年基础设施建设就将可带动钢材需求量约469.8万吨。
张沙智认为,“一带一路”跟京津冀一体化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一主外,一主内,“一带一路”除了将加强国内沿线的相互合作外,更重要的是将我国的部分产业带出国内,走向世界,也有些化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的作用。从近期来看,我国钢材的出口量自去年起便大幅上涨,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5240万吨,同比增长27.8%。 中宇资讯预计今年全年出口量或将突破一亿万吨,延续高速增长,不过即便是高速上涨,对于年产量在8亿万吨的钢铁产业来说,仍难以起到明显的化解作用。
一直以来,我国钢材行业、钢企都将产品消化重点放在国内市场,包括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建设之上,但随着国家经济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基建亦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开发国外市场,促进钢材出口事业蓬勃发展,事实上才是消化过剩钢材产量的必由之路。
赵丽丽认为,目前国内钢铁行业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产能过剩,“一路一带”有利于钢铁企业产品走出去,促进钢铁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力地带动钢材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建筑钢材铁路建设用材等;第二,有利于企业布局国际市场,钢铁企业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实现企业产能的转移,利用国际资源优势抢占国际市场。
事实上,今年“一带一路”计划,将会是引领钢铁行业开拓中东、东欧钢铁市场的一个契机。据统计,“一带一路”计划沿线有64个国家,其中绝大部分均为发展中国家,国内钢铁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此外,“一带一路”涉及公路、铁路、港口、贸易建设领域多达280多个,钢铁需求极大。
以我国三大钢铁大省之一的河北省为例,2015年1-5月河北省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钢铁量超过700万吨,增长接近200%。河北省表示,将在2017年和2023年之前,分别把500万吨和2亿吨产能转移至海外。在未来将会有更多钢企将钢铁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既解决自身产能过剩问题之余,又能够促进内陆国家经济发展。
除了“一带一路”涉及到的多国基建项目能够消化国内剩余钢铁产量外,我国目前还与美国、俄罗斯、巴西、泰国等28个国家洽谈高铁项目,亦是能够解决我国钢铁剩余产能的一大手段。钢企在推动钢铁出口的时候,可以将市场重点放在东南亚、南亚、亚洲内陆等发展中国家。一来这些地区处于发展中状态对钢铁等材料需求巨大,二来符合较低运输成本以及现有运输条件的要求。
此次行业市场低迷,以及钢材价格大幅跳水,有部分分析师认为这亦是一次机遇,一次检验国内钢铁企业风险规避能力的机遇。事实证明,不少钢企的经营以及生产都存在一定问题。资金链断裂、经营不善、积重难返的企业,很有可能就会在这次考验当中被市场淘汰。
张沙智认为,现阶段控制产量是最有效的、最具可行性的办法,最根本的办法应该是提升下游需求,不过从国内及国际的发展来看,钢铁的需求基本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再度大幅度提升很难。因此反方向的控制产能产量,便相应地更加有效,但是要注意的是其复发作用,也就是市场的反复性,不能市场好的时候就释放,不好的时候就控制,最好的方式还是应该交给市场去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