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担心重组后前景
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包括石家庄钢铁公司、唐山丰南渤海钢铁公司、邯郸武安冀南钢铁公司、太行钢铁公司共4个退城搬迁项目。目前,4个项目都已启动,到2017年底完成搬迁。此举既可以实现钢铁产能减量重组,又能解决城区钢铁企业污染问题。
记者了解到,由于《方案》规划较早,批复较晚,当前钢铁市场形势严峻,企业自有资金紧张,银行抽贷、限贷。除石钢公司外,民营钢企搬迁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和时限压力,但主要是资金压力,企业担心“一搬就死”。
冀南钢铁公司总裁助理魏考增说,搬迁等于重建,用新厂两座1260立方米高炉置换现有的5座小高炉,产能从630万吨压缩到500万吨,预计投资100亿元。旧厂拆除后,90%以上的设备都不能继续使用,60亿元设备资产将变成一堆废铁。
魏考增说,搬迁面临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和市场。虽然列入《方案》,但未必能从银行贷款,希望旧厂土地提前变性为商业用地,向银行抵押贷款。市场形势不好,新厂投产后也未必日子好过。“虽然搬迁风险很大,但也是难得机遇,企业‘黑户’将变白,土地、装备、环保等都将有合法手续。冀南钢铁要成为民营钢企搬迁中第一个吃螃蟹的,结果可能吃到蟹黄,也可能中毒而死。”
武安市长魏雪生说,压减过剩产能和退城搬迁交织在一起,后者比前者难度更大。以吨钢投资3000元计算,仅冀南钢铁200万吨、太行钢铁300万吨项目就分别投资66亿元和90亿元,企业至少自筹40%,现在让企业拿出两三亿现金也很困难。此外,政府还要拿出35亿元给予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武安的自有财力很难负担。
唐山丰南区国丰钢铁公司整合城区9家钢铁企业组建渤海钢铁公司,搬迁至渤海岸边,将城区现有1200万吨产能压缩到800万吨。副总经理么占坤表示,这将直接和间接造成1.5万名工人下岗,新建的渤海钢铁公司无论如何也吸纳不了这么多工人。
钢老板都想当“老大”
河北有民营钢铁联合企业90家,粗钢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利润占八成以上。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说:“河北民营钢铁规模很大,盈利能力也比较强,可惜是一盘散沙,仅县级市武安就有16家民营钢企、3500万吨产能。而且产业集中度低,每个企业平均钢产量仅139万吨,产品结构偏中低端,企业整合重组困难较大。”
武安市市长魏雪生介绍说,武安市16家钢企中有4家属于一类企业,盈利状况较好,其他都不同程度遇到各种困难,有的勉强维持生产,有的有随时倒闭的风险。到2017年底,要整合成4至5家大型钢铁企业,难度不小。
宋继军认为,民营钢企整合不是谁把谁吃掉,可以采取以资产换股权,组建股份制钢铁公司,原企业老板变成董事,谁的股份多谁当董事长,聘请职业经理人执行董事会意志。但魏雪生认为,民企搞股份制整合重组,理论上没问题,实际上存在很大困难。“武安一家企业很典型,原来父辈当家,几个儿子在父亲手下干没问题,后来父亲退出,兄弟几个开始闹分家。民营企业家都想自己当老大。”
不过,当前钢铁市场形势虽然严峻,但刚性需求依然存在,一些钢企对未来市场好转还抱有幻想,还在硬挺着生存,一般不会停产。有的企业认为严峻的市场形势不会长期持续,看谁能挺到最后。唐山有一家企业已经得了“绝症”,但老板还在挣扎,把夫人的私房钱、金银细软拿出来发工资,维持生产。
实际上,有的企业主也想被整合,由于涉及银行贷款、债权人利益、职工股金,整合成本较高,在企业活着的时候总想卖个好价钱。迁安燕山钢铁公司董事长王树立说:“钢铁企业比赛已经开始,最差的企业也在维持运转,还没有进入淘汰赛阶段,还不到整合的时候。”公司总经理崔庆源也认为,如果当前的严峻形势持续下去,将有一批经营不善的钢企停产倒闭,届时才是优势企业兼并重组的好时机。
产品升级要尊重市场
河北钢铁工业十余年高速发展,以中低端为主的产品结构饱受诟病,调结构喊了多年却成效不大。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不尊重市场规律,可能适得其反。曾经有一度要求提高“板带比”,结果板带产量过剩,利润不如建筑线材。
宋继军认为,钢铁行业暴利时代一去不返,高赢利期形成的管理粗放弊病没有来得及解决就进入微利期,国企、民企大都处于“求生存”的低谷。此时的转型升级只是管理层面的,即由原来靠拼数量挣钱的粗放型发展,转型为靠拼成本挖潜的集约型发展。
河北省工信厅原材料处副处长杨秀军说:“钢材市场产品结构是宝塔型,高端的产品利润高、用量小,更高端的钢材数十万元一吨,但全世界的用量只有几十吨。大路货利润低、用量大,民营企业产品结构要适应市场需要。”武安普阳钢铁公司总经理石跃强说:“2014年公司实现利润10亿元,除了成本低,主要沾了产品品种丰富的光。”河北省发改委副巡视员高俊钊认为,高强度汽车面板需求量只有300万吨,高牌号硅钢需求量几十万吨。开发高端产品是努力方向,但应该明白哪些产品是展示企业实力的、哪些产品是挣钱的。
一些民营钢铁企业负责人表示,隔行如隔山,做惯了钢铁行业,很难跨到其他行业,手里缺钱,无力转型升级。石跃强说:“产品向哪些领域延伸、向哪些行业转型,公司做过调研,还没有具体路子,不是不想转,而是找不到方向。”冀南钢铁公司总裁助理魏考增说:“钢铁企业的产品不能单一,都走高精特的路非死不行。”
迁安英诺特公司董事长叶金保曾投资建设迁安第一家民营钢企,在钢铁行业最红火的时候,预感到环保压力和市场风险,2006年转型到生物诊断试剂行业,目前已投入4亿元,还没见到效益。他说:“这个行业投资大、见效慢,研发投入占四分之三,从研发到上市需要5年。50个拿到批文的品种背后是200个品种夭折。我把做钢铁赚的钱全部投进来了,这是个烧钱的行业,早知道周期这么长、这么难,当初就不往这转了。”
迁安市长张淑云说:“2014年,钢铁行业贡献的税收减少了10亿元,我们深感‘一钢独大’的痛苦,不转、慢转都是死。转型是个漫长的过程,新兴产业培育不会一蹴而就,企业家不会转、不想转、不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