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债压力显现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将迎来偿债高峰,未来三年内将有35%的贷款集中到期。某中型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透露,该行数笔贷款已确认无法到期偿付,正在申请贷款展期。
“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确实面临较大还款压力,一笔几十亿元的土地储备中心贷款已出现偿付困难。”北京某银行人士表示,有条件展期成为银行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国海证券(000750)分析师宁宇表示,地方债务面临的并非违约风险,而是流动性风险,如果债务能适当展期,则违约风险将大大降低。如果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中央增加转移支付或增加其他融资渠道以维持流动性,则不但可以缓解地方偿还债务的压力,还可以缓解财政紧缩压力,有利于增加民生支出和减少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只要经济发展超过债务增长,就不必过度担忧偿债能力。”
也有银行人士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多以相关土地作抵押,而考虑到近年土地的增值,贷款的安全边际非常高,即使需要处理抵押物以清偿债务,银行也不会吃亏。
平台贷款政策调整
虽然各方并不担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但平台贷款集中到期以及流动性压力仍令监管机构着手适度微调授信政策。
“一味地严控不利于缓释风险,通过对贷款合同的修改、还款方式的转变和贷款期限的适度延长,才能有效缓释风险。”据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今年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重点将从确认情况转变为降旧控新。“今年的监管思路是降旧控新、规范退出。为缓解集中还款压力,银监会将对政策进行微调。”
银监会近日召开平台贷款风险监管专题会议。此前银监会仅允许保障房建设新增平台贷款,但根据本次会议的精神,对于土地储备中心贷款、公路建设贷款以及完成60%以上的平台项目,银行均可以有条件地继续提供授信支持。会议提出,在原有划分基础上,针对地方财政能力对地方融资平台进一步细分为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退出类四大类,分别实施不同的信贷支持政策。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的新思路还包括:对国家重大在建工程要确保资金供应,防止出现烂尾工程,可能允许满足条件的项目“还旧借新”;拓宽新增贷款可投放的领域,除市区级重大工程和保障房外,还可投放于收费公路、重大基建项目等。
该人士表示,地方政府换届后,其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动可能显现,届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降旧控新的压力将加大,所以未来如何既要保重点在建项目,还要控新增、严退出将考验监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