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里煤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主体为核心,紧紧围绕企业全年生产经营预算目标,强化企业内控机制,完善“六个体系”建设,确保企业内部市场的规范运作,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按照四级市场主体管理模式,从矿到专业公司、基层区队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内部市场化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相关管理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持续规范内部市场化运作行为。
完善市场价格体系。按照内部市场主体运营交易结算的需要,建立健全内部市场价格体系,制订《内部市场交易客体价格目录》,编制《内部市场化运营通用价格手册》,以市场价、集团公司定价和由矿统一核定的价格为准,并根据结算需要,动态完善和补充。
完善四级核算体系。按照矿井构建的内部市场主体交易架构体系和保证四个层级市场主体的交易结算,搭建四级结算平台,并组建了四级结算中心,由每一层级的结算中心主管结算考核部门对本级市场主体的工作量、各种耗费、安全质量奖罚,按照交易的各类市场客体的相应价格、数量和考核办法进行结算。
完善计量、监测体系。按照内部市场主体之间对交易客体结算的度量和质量要求,构建包括材料、设备物资、电力、水力、煤气、蒸汽以及工作量的计量和质量检测体系,精准提供市场客体的计量、质量检测结果数据,同时保证计量仪器、检测工具的准确性。
完善包保体系。按照四级市场主体,逐级建立了矿、专业公司、基层区队、班组四个层次的内部市场化运营责任包保体系,根据分工,由相应负责人进行包保,确保各级市场主体运营规范、考核精准和成本管控、市场分配激励到位。
完善市场分析评价体系。对照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盈亏、成本预算目标和月度生产、销售目标,从收入、支出两个方面,按照收入构成要素和成本费用要素,结合生产、销售实际,对矿井预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差异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刘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