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巨龙公司深入开展“增盈创效”活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广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小革新、小创造破解生产成本难题,提升工作效率,推动增盈创效。
他们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将国产化替代、小改小革等创新做法作为节支降耗重要手段,通过开展科技攻关和群众性创新,为增盈创效提供了技术支撑。
WAT制冷机组是公司井下降温的重要设备,但零部件大多需要进口,是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情况,他们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井下制冷效果的前提下,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对制冷机组干燥过滤器、油过滤器、压缩机轴封等零部件进行国产化替换,已节材料费55万元。
“就拿WAT 一个压缩机轴封来比较,进口与国产设备价格相差2 万多,使用寿命及效果相当,下一步我们还要把设备配件‘国产化’替代推行下去,进一步压缩设备运行成本。”制冷工区区长赵志强告诉笔者。
他们从解决现场实际难题入手,广泛开展科技创新评比、金点子征集等活动,鼓励员工“只要点子好,不怕创效少”的创新创效热情。自征集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节能效果好、效益显著的科技管理创新成果。
“今年以来,我们共评科技创新项目450余项,‘五小创新’成果91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2项,自行研究实用工具20余种,成果转化率92%,创造了可观经济效益。”科技环保部楚天介绍。
他们充分挖掘青工创新潜能,通过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小建议、小窍门“五小”创新成果展示等,引导青年立足岗位,把创新与学习、创效与成才结合起来,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评价机制,让每名青工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对接,激发创新创效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