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收缩打基础 改革改制转模式 开发创业求突破
洼里煤矿由生产经营型迈向开发服务型
今年前8个月同比减亏幅度46.94%
通讯员 辛明蛟 报道
本报龙口讯 “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可采储量枯竭,要想度过寒冬活下去,就必须断臂求生,走出去开发外部市场,拓展生存空间,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子。”龙矿集团洼里煤矿矿长闫壮达这样向笔者透露矿井脱贫规划。
作为1968年筹建的“胶东第一矿”,洼里煤矿在40年发展历程之后,走到了“暮年”,被能源集团列为2015年关停退出的三个矿井之一。今年,他们筹划了“经济收缩打基础、改革改制转模式、开发创业求突破”三步棋,到5月底矿井已暂停开采,实现了由生产经营型向开发服务型转变,1至8月同比减亏2219.28万元,减幅46.94%。
把内部挖潜作为增收、降本、保工资的根本举措,为转型发展提供掩护和支撑,这是洼里煤矿走的第一步棋。在矿井收缩开采期间,他们坚持采煤、掘进、次煤拣选、回撤回收、配煤五方联动。“今年通过优化布局、调整设计、找煤扩量增加有效可采储量4.1万吨。努力增加煤炭回收,积极开展配煤业务,配煤3.14万吨,增收628.79万元。”副矿长李纯宝介绍。
“看,这是我淘来废钢材自己加工的阻车器,节省了材料费,我的工资也增加100多元。”采煤工区材料员王利向笔者展示他的成果。这是洼里煤矿推行以利润为核心的流程节点成本市场化运作的一个缩影。该矿把强管控、挖内潜、促转型作为收缩开采期间有机联系、“三位一体”综合性工作,把固定成本和可控费用纳入市场化价格体系;副总师和单位、部门负责人执行阶梯绩效薪酬制;落实操作维修、直接辅助、信息实体、技术经济“四个一体化”和锅炉澡塘、支柱维修、钢棚加工、矿车维修、设备维修“五个内部托管”经营;优化支护、优化系统减少投入101.8万元;推行“九个一切暂停”,撤除无效供水管路1500米,减少供电面积2000余平米、供暖面积2772平米,1至8月原煤总成本同比减少6100万元。
“市场经济必须以变应变,像洼里这样的国有老矿,不改革没有出路。”闫壮达这样解释他的第二步棋。他们推进资源开发、原煤生产、地面辅助、生活服务“四条线”管理,探索国有体制下资源开发公司制、原煤生产市场化、地面辅助股份制、生活服务合作社四种民营机制,把全矿划分为一个职能管理区(机关部室)、四个矿井生产经营区(本部生产、对外托管、承揽工程、技术服务)、一个资源利用区(员工合作社),组织机构上驻地机关保留综合办公室、经营办公室、生产调度室20人,1个矿井护卫队40人,组建7个对外开发工程项目部(作业队)。他们强力推进职能管理、原煤生产、工程项目部、机电专业化队伍、承揽单项工程、寻找托管(接替)矿井、煤炭加工配煤增销、土地房产利用、非煤产业开发等九个板块建设,各板块自组队伍、自找市场、自挣工资,副总师以上领导与负责板块经营业绩挂钩、联责联薪。
“矿井本部不生产了,给员工找到工作岗位,转岗不下岗、创业不失业,这是一项政治责任”。党委书记张柏涛谈起对外开发第三步棋。他们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涉足山东、山西、甘肃、内蒙、吉林等省市和煤矿、铁矿、电力、管道安装等行业,目前已组建六个工程项目部和一个劳务输出作业队,承揽托管了集团内部7个单位的13个工程,1至8月创收1600万元。他们实施“资源盘活”战略,鼓励员工采取多种资本运营方式开发非煤项目。“今年以来两个员工合作社自主经营实现利润5.9万元,虽然受市场影响经营比较困难,但还是迈出了第一步,见到了希望。”复垦中心主任姚吉华对刚起步的种植养殖业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