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霍州煤电沙坪煤业在今年5月份以来,通过优化三软煤层回采工作面回车通道的支护工艺和对浅层煤风氧化带区掘进巷道支护技术的研究、实验,强化了矿井顶板管理,该两项工艺主要经济与技术指标分别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和山西焦煤霍州煤电先进水平。
近年来,该矿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将矿井的支护成本、人工成本将到最低,实现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该公司成立技术管理小组。在经过实际取样分析、研究实验和数据观测后,由该公司提供具体实施方法,由山西焦煤霍州煤电技术研究院及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完成了此次科研项目。
由于该公司矿井煤层属于三软煤层,过去,回撤通道支护一直采用3.3米矿工钢梁配合2.8米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工作面回撤期间,矿工钢梁无法回收,且回撤周期较长、人员操作难度大。为改善这种状况,今年5月初,在308-10综采工作面正副巷停采线处将采用锚网梁配合锚索支护技术进行了实验。初次将常用的被动支护(架棚支护),更改为主动锚杆支护,在巷道顶板支设四排锚杆、两排锚索,排间排距分别为800×800毫米、3200×1600毫米。此项技术不但提高了回撤进度及安全系数,使顶板得到了有效控制,还有效降低了支护成本。该矿井不仅属于三软煤层,而且具有煤层埋藏较浅的特点,之前掘进巷道期间,巷道支护基本采用架棚支护,很少使用锚网梁支护。而这一次,在使用锚网梁支护的基础上,将采用锚网梁配合锚索支护方法,在左翼集中回风巷开口处的30米范围内进行试验,同样将常用的被动支护(架棚支护),更改为主动锚杆支护,巷道顶板使用五排锚杆、两排锚索支设,排间排距分别为800×800mm、3200×1600mm,巷道使用这一工艺后,没有投入工字钢进行支护。今年5月份开始,对左翼集中运输巷及集中回风巷岩芯取样分析以及左翼集中回风巷选段试验、观测,锚杆支护设计试行及锚杆支护工艺工序研究,工作面试验应用及数据观测。经过次近几个月的取样分析、研究实验和数据观测,截至目前,该项工艺取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控制了在顶板来压情况下的巷道支护强度,也使得延米消耗节省200元/米。
目前,该公司矿井实验已基本取得成功、成效,今后会将该工艺扩大应用在更广泛的矿井生产中,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