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自身条件、市场等因素影响,利润提升和成本压缩空间已十分有限。为此,华丰煤矿确定了“分兵突围走出去”战略,按照“谁创收谁受益”原则,制定了外出创收市场化结算制度,富余人员由“被动安置”向“主动创收”转变,有效解决了人工成本占比过高的问题。
企业要生存,职工要吃饭。只有分兵突围走出去,打通外部市场,而“走出去”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为此,他们拍摄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和《草原的呼唤》两部电视专题片,让职工切身感受到“走出去”天宽地阔、“走出去”大有可为的美好前景。同时,他们深入区队、班组、社区、职工群众中,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活动,使广大职工群众“故土难离”的思想得到转变,2000余名职工主动写出了“外出创业决心书”。
领导干部带头闯市场。“打仗打将”,工作方向、目标任务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当了解到宁阳县一煤矿需要一支队伍承揽1000米掘进巷道工程后,该矿下发通知,发动党员干部报名外出创业,承诺外出创业期间原岗位不变、工程结束后仍回原单位任原职务。25名管理人员主动请缨,摘了“官帽子”,放下“官架子”,带头闯市场,逐步克服各种困难,赢得了良好信誉,目前已创收256万元,并与对方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基层职工组团闯市场。作为富余人员多的“大户”,清大集团、物业公司“走出去”的步伐越迈越大,先后与金黄庄矿业、内蒙能源、磁窑科技产业城、华新天乐城、奥林匹克花园等单位达成劳务输出协议,输出后勤服务人员245人,年可创效600多万元,真正由“要你走出去”变成“我要走出去”。
齐抓共管做好保障。“前方创业,后方有我”,就是老区职工家属的深情告白。人力资源部、工会建立外出创业职工家庭档案、开展“结亲情对子”活动,物业公司发放“外出创业职工放心卡”,团委组建11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代理儿女”活动,离退休服务站成立“手挽手”老年公益协会,帮助外出创业人员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该矿外出创业人员达1750人,区域横跨山东、安徽、内蒙、贵州4省,涉及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物业保洁、治安保卫、餐饮服务、园林绿化等6个专业,年均创效5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