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煤矿近期出台《关于建立管理人员优胜劣汰考核机制的实施意见》,对全矿164名管理人员和20名专技人员进行更加完善、严格的公开考核和淘汰任用。此举表明了滨湖煤矿打造更加适应煤炭市场“新常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决心。
“以往我们抓管理人员工作作风虽然也有很多‘抓手’,但是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日常监管和考核体系,这次我们下大力气,最终形成一套‘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疏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渠道,使干部队伍更加具有度危求进的战斗力。”该矿矿长、党委书记于华兵说。
在实施方案和考评方法的制定上,该矿反复调查研究,最终将管理人员按照所属单位的工作性质划分为井下生产和辅助、地面生产服务、机关科室三个片区,采取日常积分和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将片区管理人员日常积分考核细化为6到7项具体考核内容,包括成本控制、工作创新、服务质量、和谐稳定等与适应煤炭市场“新常态”息息相关的内容。在民主测评中,该矿将与管理人员工作生活关联度较高的上级、同级和职工群众都作为考核的评价主体,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评价,让尽可能多的职工群众参与对管理人员的评价,充分保证了职工群众在领导干部考核中的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
该矿管理人员优胜劣汰考核机制,每半年为一个考核周期,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4个档次。“对被评定为基本称职的管理人员进行诫勉,诫勉期满考核仍不合格者降职使用或免去职务;对被评定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直接降职使用或免去职务;对考核得分连续两次处于片区末位者进行末位淘汰,免去职务。淘汰后出现的空缺岗位,将实行公开竞聘。”该矿党委组织员颜亮介绍说。
此外,该矿还将考核的最终“成绩单”在全矿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群众监督,确保领导干部考核的透明度和民主性,营造更加阳光的用人环境。( 谢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