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再过1个多月,“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大幕将启。
即将过去的5年,是煤炭企业从“黄金十年”到“行业寒冬”的转折期。面对经济转型的大潮和企业转型的迫切任务,集团公司上下万众一心,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在逆境中保持了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全方位展示集团公司“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职工战胜困难、突破困境、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回眸‘十二五’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逆境中稳健发展
原煤产量、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分别提高86.8%、43.3%、76.9%,这是集团公司“十二五”前4年交出的答卷。截至2014年底,集团公司当年生产原煤268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2亿元、资产总额达到404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加1244万吨、77亿元、176亿元。
随着“黄金十年”的戛然而止,煤价深陷“跌跌不休”的泥潭,“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煤炭行业进入最为艰难时期。困境面前,集团公司上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着力锻造以“结构优、市场化、精用工、均量高、轻资产、效益好”为内核的创新型内涵发展模式,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了企业持续稳健发展。今年1~10月份,集团公司生产商品煤2214.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49.9亿元。
大力发展煤炭主业,快速推进省外煤炭基地建设,煤炭产能迈上了新台阶。鄂尔多斯矿区的杨家村煤矿于2012年正式投产,2014年生产商品煤508万吨;设计年产1000万吨的巴彦高勒煤矿去年4月份进入联合试运转。亭南矿井2014年完成技术改造后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设计年产800万吨的高家堡煤矿今年年底将投入试生产。伴随着省外矿井的陆续投产,2012年,集团公司原煤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2014年,省外原煤产量首次反超省内完成1493万吨,占到总产量的54.6%。通过大力推行现代化开采技术,煤炭产业机械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15年,综采机械化程度和综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9%和72%,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2和24个百分点。经过5年的发展,山东济北、陕西彬长、内蒙古鄂尔多斯三个千万吨矿区呼之欲出。
致力于调优调强,积极推进非煤项目并购重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非煤产业占据淄矿发展的半壁江山。目前,集团公司已构建起了以煤炭为基础、医疗器械及健康产业和水泥建材及新材料产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新型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建成两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线和两座水泥粉磨站,并托管了4家水泥企业,水泥产能达到600万吨/年;收购国内阻燃剂龙头企业济南泰星化工公司,完善了新材料产业的链条式发展布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了集物流贸易、工程劳务、物业管理于一体的产业架构。2014年非煤实体经济收入达到103亿元,首次超过煤炭,煤与非煤“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让企业轻装上阵,逆风而行。通过推行完全市场化机制,着力做实班组、岗位市场,打通了内外市场链接通道,提升了职工劳动、节约和价值创造的积极性。实施“精用工”管控,用工数量在产能增长、规模扩张的情况下连续四年实现“负增长”,在册职工由“十二五”之初的2.2万人降至1.8万人。着力推进“四优、四推、四减、四提”,不断加强制度、平台、人才体系建设,万众创新的氛围浓厚,创新驱动的成效初步显现。“十二五”以来,集团公司科技投入累计达到15亿元,完成科技项目600余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675项,有3项成果分获国家级技术和管理创新奖励。创新成为企业应对寒冬、降本增效的有力武器,仅2015年,创新创效就有望突破5亿元。以打造轻型大矿、智慧矿山和高效企业为目标,巴彦高勒煤矿成为全省煤炭行业首个千万吨大采高无人值守工作面,“1000万吨1000人”、人均万吨,成为淄矿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