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PMI显示当前钢铁行业整体生产经营形势更加严峻,供需矛盾突出,库存被动上升,成本支撑趋弱,行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综合来看,近期铁矿石、钢坯等原料价格加速下跌,成本下行对钢价走势形成明显拖累,部分钢厂在减产方面依然犹豫。加之年末行业资金链问题或将再度发酵,市场心态一片恐慌。预计12月国内钢价跌势依然难改。
一、钢厂生产热情明显减退
11月份钢铁行业生产指数为35.4%,较上月下跌7.7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三连降至近5个月以来的最低。与生产相关的采购活动也呈现明显的收缩态势,11月采购量指数三连降至35.4%,较上月下跌3.0个百分点,为2012年9月份以来的最低。11月份原材料库存指数为33.4%,降至2008年12月份以来的最低点,较上月回落8.2个百分点。
随着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以及资金链更加紧张,钢厂生产热情减退,去产能进程加快,后期国内钢铁产量或将继续回落。
二、国内需求降至冰点
11月份,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为29.7%,较上月下跌8.2个百分点,为今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且该指数已连续17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
新订单指数的变化情况显示受消费淡季以及资金紧张的影响,国内市场需求极度疲软,钢厂的销售压力进一步加大。另外,往年此时应是一年一度“冬储”季节,通常钢贸商会为来年囤货,从而拉动需求,但近年因价格持续下跌,“冬储”已经逐渐淡出市场,市场中间需求萎缩相当明显。
从出口情况来看,11月份钢铁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反弹1.9个百分点,至41.2%,结束了之前的三连降。但该指数仍处收缩区间,显示后期我国钢材出口很难再出现大幅增长,出口面临的形势仍不乐观。
三、钢企去库存压力加大
11月份,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指数结束之前的四连降,止跌反弹至49.2%,较10月份回升3.5个百分点。该指数的变化情况反映虽然钢厂一直在实行减产,但在需求持续减弱的情况下,订单下滑,部分产量直接转为库存,钢厂库存出现被动上升,后期去库存压力有所增大。
截至11月27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917.95万吨,较10月末减少49.05万吨,减幅5.07%,较去年同期下降6.57%。11月份全国钢材库存尽管维持下降态势,但降幅明显趋缓,后三周库存下降幅度均在10万吨以内,显示库存继续下降显得较为困难。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全国钢材市场库存降低65万吨,钢厂库存增加103万吨,市场库存和钢厂库存合计较去年同期增加38万吨,而上月为降低144万吨。
以上数据可见,无论是钢厂库存还是市场库存11月份消化速度均有所放缓,市场供应压力加大,钢价继续承压。而市场库存和钢厂库存差值越来越大,表示社会库存蓄水池的功能持续减弱,钢厂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去库存化任务仍然艰巨。
四、原料成本明显下降
11月份,钢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继续下跌,为24.6%,较上月下跌4.8个百分点,该指数三连降至今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并自2014年以来一直处于50%的荣枯线下方,显示原料价格全面下跌,钢市成本支撑仍在继续弱化。由于需求的季节性回落以及持续亏损倒逼钢厂进一步的减产,原料需求仍有下降空间
以铁矿石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仍在弱势下跌,近期矿价持续下滑,河北地区铁精粉现货价格跌至450元/吨的近十多年新低。焦炭市场来看,当前需求低迷、库存居高不下的格局依然存在,同时,钢厂在利润不佳的情况下,进一步压低焦炭采购价格,焦炭后市继续承压。此外,另一主原料钢坯在11月份一度趋强,但在11末出现急速下跌,跌破1500元/吨关口,创历史新低。由此可见,钢市成本支撑面仍在继续弱化。
五、钢价价格继续下跌
尽管当前钢铁行业去产能出现加速迹象,但在各项投资增速持续下行的局面下,国内钢市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社会库存继续下降困难,加之行业资金的紧张以及成本下行,11月份钢价依然是一路下跌。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中旬,六大类钢材品种价格旬环比均现下降,其中,螺纹钢(市场价格1976.4元/吨,旬环比下降2.1%;线材(Φ6.5mm,HPB300)市场价格2079元/吨,旬环比下降2.3%。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分析认为,终端需求持续下行、钢厂库存处于高位、上游原料价格仍有调整空间,钢厂加大检修减产力度所带来的利好支撑尚需时间检验,钢市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在行业低迷的背景下,以及年末资金紧张加剧叠加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下,后期钢价仍有下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