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矿企资讯>为肥矿之振兴而读书

为肥矿之振兴而读书

肥矿集团首期后备人才培训班学员

     这是肥矿人才强企战略上的里程碑,这是企业后备人才培训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定格在2015年7月1日。位于黄海之滨的肥矿胶南学校迎来了63名后备人才培训学员,开启了一段激情与梦想的学习生涯。

储备人才 决策长远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后备人才是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结束后,市场持续低迷,价格跌跌不休,大部分煤企举步维艰。2014年8月,以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朱立新为领队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殚精竭虑谋划肥矿应对挑战、脱贫解困大计。通过审视肥矿人才现状,着眼谋求企业长远发展,一个实施后备人才培养的育苗计划快速推出。在朱立新董事长的亲自指导下,围绕培训什么人、采取什么形式、取得什么效果,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几易其稿研究方案,最终一个打破常规的后备人才方案出台。
    集团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全公司择优甄选63名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年龄38周岁以下的年轻管理人员,采取基础授课、学术报告、学习考察、素质拓展、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重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丰富企业中高层次人才储备。
    残酷的煤炭形势阻挡不了肥矿人奋力脱贫发展的信心和勇气。2015年7月2日,经过精心准备,肥矿集团后备人才培训班正式拉开帷幕。“即使形势再困难,也要实施好人才储备工程,这是企业的长远大计。”朱立新在开班仪式上坚定地说。
    集团公司后备人才培训班的举办,犹如寒冷的煤炭市场里一缕夺目的阳光,引起了矿区上下强烈反响和外界的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为肥矿集团培养后备人才的做法竖起了大拇指,肯定的表示“在青岛办这个班好样的,你们做的对,我坚决支持你们”。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袁俊平评价到“肥矿集团后备人才培训班,是校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一次有益的探索,走在了大型企业的前列。”

聚力培育 储备能量

    作为一名复合型的新时期后备人才,不仅要熟悉和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有全局观。不仅要做专家,更要做杂家。
    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各专业学员集中一个班培训,专业之多、时间之长,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山东科技大学是我国培养煤炭人才的顶尖学府,以机电工程学院承办实施,合作发展处配合,举全校之力,90位行业顶尖专家学者授课,矿业与安全、经管、机电、校党政办等院处负责人亲自讲座。经管学院董兴林教授感慨的说:“半年时间,如此多老师的讲授各专业课程,是一生宝贵的财富,也是以往所知任何培训不可比拟的。”
    课程设置既注重专业知识的提升,又注重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既注重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的学习,又注重提高学员思想和精神层面的修炼。专业课涉及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等安全生产方方面面,既有宏观理论,也有具体项目应用,使学员们全面学习了煤矿各系统基础和先进技术。同时,智慧矿山、矿山信息化等前沿技术课程,使学员们对大数据、物联网、O2O等有了了解,注入了互联网思维的意识。管理课开设了领导艺术、经济学、财务管理、人资资源管理等课程,老师们结合案例、留学经历,使学员们学习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如何协调沟通、财务管理等知识,提升了后备人才的管理素质。素养课学习了人际交往与礼仪、心理健康、心理调适等内容,引导学员们学会沟通交流和健康心理人格的养成。内部课由集团公司安监局、企业管理部等8个部室,讲授了安全要素管控、5F协同管理法、安全心智培训等肥矿特色管理理念和模式,接好地气,令人顿悟,坚定了脱贫解困、转型发展信心。
    通过课堂学习、学术讲坛、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将生产、管理、修养等学科的先进理论和实践总结集中呈现,老师们的讲授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使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整合知识,补齐短板,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因需施教 拓展思维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是海尔CEO张瑞敏的警示格言,荡涤着学员们的心灵。要真正成为后备人才,必须具备开阔的思维,宽广的胸怀。本着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的原则,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合的教学模式,穿插参观考察,做到带着问题学、学后及时交流收获,拓展思维眼界。
    走进国内知名企业。参观了海尔集团、青岛啤酒、青岛天信电气公司、重工力博科技公司,学习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创新思维,了解他们由小到达、由弱到强的艰苦辉煌发展历程。
    走进神华神东集团。在世界第一井工矿井-补连塔煤矿、全国首座百人千万吨新模式矿井-哈拉沟煤矿,下井体验一井一面千万吨大型矿井的生产组织模式,现场感受7米高煤层一次采全高和连采、掘锚快速掘进方式。参观世界一流示范矿井-大柳塔煤矿和神东集团洗选中心、设备维修中心一厂,颠覆了传统思维模式,感受到了世界一流煤炭企业的魅力。
    走进省内优秀煤企。到新矿集团新巨龙公司、临矿集团军城煤矿和王楼煤矿、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了解省内一流矿井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生产系统,对标同类型矿井减亏创效的先进经验,学习解决现场难题和应对市场挑战的有效做法,感受严峻煤炭市场的脉搏。
    走进山东科技大学。先后参观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园内企业以及采矿工程、机械工程、智慧矿山和信息技术、机器人等重点实验室,使所学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强化了专业知识,开拓了视野。
    走进泰山学术论坛。参加了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以先进制造技术与矿山装备为专题的论坛,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及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行业学术精英,围绕微纳技术、采矿装备、智能制造等所做的15个学术报告,感受学术氛围,拓展知识层面。
    走进教育基地。先后到台儿庄战役纪念馆、沂南红嫂红色教育基地和黄岛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了爱国爱企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实现在思想道德、遵纪守法上培育合格后备人才。

严管真爱 百炼成钢

    后备人才培训班为学员搭建了成长成才的舞台,但要实现梦想需要脚踏实地、勇于历练。集团公司领导更是时刻关注、倾注心血。
    2015年7月1日,张圣国书记参加完集团公司安全办公会后立即赶赴胶南,连夜召开座谈交流会,谆谆教导学员们要时刻端正态度、谦虚谨慎,饱含关心期望之情。9月1日,朱董事长和张圣国书记利用会议间隙,再次来到培训班,与学员们面对面交流,谈收获话未来,鼓励学员们矢志不渝。领学员们想不到的是朱董事长提议建立了培训班微信平台,自己作为其中一员与学员互动交流,感染了学员、拉近了距离,打破了以往干部培训中学员与企业最高管理者互动少的局面。
    集团公司安排专人负责,安排落实教学计划,跟班考核考察。健全培训制度。建立培训日志,每天对培训工作进行写实。制定了《学员手册》和《培训管理制度》,严格作息时间、课堂纪律、文明行为,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完善评价制度。制定学员管理考核办法,从学习态度、组织纪律、团体活动、连评互评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考核,合理有效甄别每位学员。加强班级管理。开展班委竞聘,采取常任、轮值的方式,增强了班委公信力,调动了学员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严格按照组织程序,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选举产生了支部委员,完善了基层党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党员组织生活。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熔炉,一个集体就是一个木桶,需要每位学员不断锤炼,全面提升。根据学员年轻化、个性化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拓展文体活动,为充满生机的西海岸有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练意志。坚持早6:10集合跑步,与山科大机电学院教职工和中石化LNG公司等强队,进行篮球友谊赛。8月酷暑,组织学员集体义务劳动,清理卫生死角。练团队。自办了大珠山课外拓展和《众志成诚》《抱团取暖》等团队趣味活动。委托举办了以增强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为目的拓展培训,开拓了领导、沟通、自信等素质。练修为。学习了《商务礼仪》《感恩教育》《论语心得》《大国崛起》等优秀视频材料,举办了《书法艺术欣赏》《走进音乐殿堂》等讲座,排练了《咱们工人有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提升素质内涵和艺术欣赏水平。与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以“齐聚海西、共度佳节”为主题的联谊活动,即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又使学员突破自我敢于走上舞台。练文字语言能力。整理开班仪式上朱董事长的讲话,创办培训班简报,撰写心得体会和周小结。开展了自我介绍、出彩出囧事例分享、特长说课、模拟竞聘等活动,实现互相学习、各展所长,检验和锻炼了表达能力。

心系企业 学以致用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提升素质、回报企业”是培训班的班训,充分展示了后备人才的特质和志向。
    培训班把加强学员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来抓,及时传达集团公司半年工作会、四季度暨深化改革、安全办公会、周一办公会等一系列会议精神,了解集团公司形势任务,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集团公司同频共振。注重感恩教育,引导学员忠诚企业,增强与企业共命运意识。组织了“感恩忠诚,回报肥矿”签字仪式,举办了“脱贫解困,转型发展,我该怎么办?”主题演讲会。朱董事长在听取学员们的演讲和发言后,欣慰的说“你们关注企业发展,牵挂现场工作,勇于担当的家园情怀,心系企业的赤诚精神,表达了忠诚和感恩,这是责任心、事业心在召唤。”
    后备人才的成长,是一个整合、契合、融合的过程,是一个互动、交流、碰撞的过程。各专业学员集中培训,实行交叉分组讨论,打破了“同类人”的局限性,学员之间的碰撞火花更加绚丽多彩。立足集团公司脱贫解困、转型发展实际,分采煤、掘进、机电、安全、选煤、企业管理六个专业组,交流探讨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使学员们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积极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完成了边角煤回采、介耗控制、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等25项课题论文,确定了深井软岩强地应力巷道二次支护应用与研究、降低矿井综合电耗、提高选煤厂精煤回收率等6项QC课题,完成了无人值守变电所自动巡检机器人、风门开启泄压器等10项小改小革,努力实现学有所悟、学以致用。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利用培训班学员QQ群,建立了学习园地和学员风采专题栏目,共享学习资料、共同提高。
    强化舆论宣传,《特色培训增才干》《精彩培训助我快提升》《在海尔发现我们自己》《神华参观考察体会》等18篇信息、9篇学习体会在集团公司新闻媒体刊登,及时向矿区汇报培训情况和展示学员风采,传递正能量。由学员作词、山科大教授谱曲,创作了班歌《梦想起航》,表达了学员们在集团公司的关爱下怀揣梦想、回报企业的立志感恩之情。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完成培训只是后备人才培养的第一步,集团公司深化改革的大潮正等待着学员们去搏击、去实践。要适应新常态,牢记使命,锐意进取,以优异成绩和出色工作,回报集团公司的精心培养。正如培训班歌中的一句歌词:“让青春闪光,誓做肥矿的栋梁,在你的怀抱里,梦想远航。”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集团公司举行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专题辅导报告会

上一篇:图解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