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连续第五次提交改‘三八工作制’为‘四六工作制’的建议。就是把井下一个生产队3个班组每班工作8小时,改为4个班组每班工作6小时,这样矿工的劳动强度就会降下来。”
栗俊平说:“虽然说工作8小时,但井下地质条件复杂,许多矿井从井口到工作面的距离少则三、四公里,多则十几公里,煤矿职工从班前会、入井到升坑洗澡的实际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体力消耗极大,矿工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
57岁的栗俊平在井下从事采煤机械维修34年了。30多年来,他凭借过硬的煤机维修技术修理了各种型号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栗俊平认为,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导致矿工的安全意识能力差,易产生急躁情绪,进而导致麻痹大意和“三违”现象,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极为不利。矿工们迫切希望实行“四六工作制”,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国家相关部门的文件中多次申明,煤矿尽快实行四班六小时工作制。但“三八工作制”仍是许多煤矿企业的主要工作制,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无法体现党和国家对煤矿职工的关爱。栗俊平建议,国务院法制办尽快在相关法律条文中提出修改意见,明确要求所有煤矿的井下一线矿工一律推行“四六工作制”,进行行政执法监管。
栗俊平说,我国现有煤矿职工数百万人,他们在艰苦的井下工作,是“开采光明”的人。但现在不少煤矿工人仍居住在低矮、阴暗的棚户区里。他们住房简陋、基础设施匮乏,子女教育缺乏保障。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矿区棚户区的改造和保障房的建设。
今年,栗俊平再次提出,国家应对煤炭开采等特殊行业的职工群体予以区别对待,“下井补贴、班中餐、夜班费”等井下艰苦津贴应予免征个人所得税。
“矿工民生直接关系到井下安全生产,只有矿工有健康的身体、温暖的家庭和和谐的矿区,他们的心理才更加稳定,更专注于安全生产。”栗俊平说。(记者吕晓宇、孙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