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姜隅琼 ○编辑 谷子
赵雁旎 制图
发改委表示,将调控下限设定为每桶40美元,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
⊙记者 姜隅琼 ○编辑 谷子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终于落地。
国家发改委13日通知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地板价”40美元,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而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跌至30美元/桶关口。
通知称,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或高于13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或上调;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当国际油价低于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设立专项账户存储,主要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和简化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
在回应这一机制时,发改委称,“国际市场油价从每桶110美元快速下跌至40美元以下,成品油价格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适应问题:一是国际市场油价持续走低的影响逐步显现。过低的油价不利于我国石油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发展。二是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市场化目标尚有差距。”
事实上,油价波动引起的“不利影响”已经凸显。
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会长李寿生12日在行业会上说,2015年国际原油均价同比跌幅达48%,国内石化行业面临着低油价的严峻考验。2014年原油勘探开发板块的利润占全行业利润总额41%,三大石油公司利润占央企利润总额三分之一,原油低价位运行将直接影响石化行业利润的增长。而且,低油价也将传导致石油化工产品,原油价格的“寒冬”必然会导致石油化工产品价格的“倒春寒”。
“尽管成本下跌对炼制环节带来一定利好,但国内油田平均开采成本在45-53美元/桶附近,当前国际原油长期低价将使国内油田开采企业亏损严重,这在打击其开采积极性的同时,或会加大原油进口量,从而进一步推高对外依存度。在目前依存度已高达60%的背景下,保障国内原油稳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将减轻原油对外依存度急速攀升带来的压力,可以维护国内能源安全。因此从能源安全角度来讲,定价机制设立地板价意义重大。”卓创资讯分析师秦文平分析说。
发改委也表示,将调控下限设定为每桶40美元,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据相关机构统计,国际主要石油企业的平均原油生产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因资源禀赋等原因,我国原油生产成本更高。生产成本是决定国际油价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目前看,将每桶40美元设定为调控下限是合适的。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此前成品油定价机制,2016年1月13日新年首轮调价窗口开启。在连续两轮调价“搁浅”后,国家发改委昨日通知,根据完善后的价格机制,决定自1月13日24时起,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3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1元和0.11元。
多数国际机构预测,2016年油价将继续延续弱势运行格局,摩根和高盛甚至预测油价将下跌至20美元/桶。按照目前原油价格水平,隆众石化预计,2016年国际油价很难较大幅度反弹,也就意味着2016年成品油调价相比2015年有明显的减少,短期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将维持此次调整后水平。
“这个新机制主要着眼于以简化操作和设计明确地板价,成品油价格市场化仍需进一步完善。”隆众石化首席分析师王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