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建设基本情况
1、矿井地理位置,矿区范围,矿界面积
XX矿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拉罗村,行政区划隶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49′46″~104°50′14″,北纬26°45′00″~26°45′19″。汪家寨-木果公路从矿区西部通过,距汪家寨9km,距野马寨火车站11km,交通较为方便。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10月颁发的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XX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5200000820996而确定的,矿区为一不规则多边形,
矿区面积为0.2669km2,技改后设计生产规模为9万t/a。
矿界拐点坐标见表。
? 矿 区 拐 点 坐 标
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XX矿交通位置图
??
2、煤矿资源赋存及储量。
区域内可采煤层为11层,在采矿权许可范围内有可采煤层6层,分别为1、4、7、8、11、13号煤层,现分述如下:
1号煤层:厚度2.66~4.73米,平均厚度3.63米,煤层结构较简单,夹石0-2层,属较稳定煤层全区可采煤层。
4号煤层:厚度1.28~1.71米,平均1.44米,结构较简单,煤层厚度和灰分变化较大,属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7号煤层:厚度1.60~2.32米,平均1.96米,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结构较复杂,夹石2-3层,属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8号煤层;厚度1.38~1.39米,平均1.38米。结构简单,煤质变化不大,属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11号煤层:厚度1.70~4.24米,平均3.10米,结构较简单,夹石0-2层,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煤层。
13号煤层:厚度1.29~2.80米,平均2.76米,厚度变化大,结构简单,夹石0-1层,属较稳定煤层全区可采煤层。
根据各煤层的厚度变化大小、变化规律、结构复杂程度、可采率等情况分析,区内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类型为:1、7、8、11、13、33煤层为较稳定,4、14、16、24、28煤层为不稳定。矿区各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及稳定性见表。
?根据2007年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提交的《XX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井保有资源量252万t,工业储量213.7万t,设计利用储量161.59万t,可采储量为129.27万t。矿井资源储量汇总见表。
注:资源量中(333)182万t,其余为(331+332)。
3、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XX矿为技改扩能矿井,主要是开采稳定和较稳定的中厚煤层,煤层赋存较稳定、开采技术条件较好,资源较丰富,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XX矿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t/a,设计服务年限为10年。
4、设计确定的矿、土、安工程量、投资金额,实际完成
矿、土、安工程量及投资金额
XX矿设计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矿井工业广场布置在矿区东部边界附近+1734m 标高上,场区内布置主平硐、副平硐二个井筒。并在主平硐西南约52m处掘矿井回风平硐。主平硐:开口于7号煤层底板,井口标高+174m,方位角228°、坡度3‰,井筒斜长195m至南翼边界附近后布置井底车场,利用煤仓及人行联络斜巷连接+1746.926m运输石门。副平硐:位于主平硐东南约33m处,开口于7号煤层底板,井口标高+174m,方位角228°、坡度3‰,井筒斜长125m,铺设22kg/m轨道。回风平硐:开口于4号煤层底板,井口标高+1746.926m,方位角218°,井筒斜长110m,揭穿1号煤层后与1号煤层集中运输平巷、人行联络平相接。通过回风斜巷、集中回风平巷、回风石门连接101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巷道。
主平硐采用胶带运煤,原煤通过胶带运至储煤场,然后装车外运。
采用联合布置形式开采各煤层。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已采煤层情况,首采工作面布置于1号煤层内,编号101,设计按倾斜长壁形式布置:沿矿井边界煤柱线布置101工作面运输斜巷,至煤层风氧化带下限处布置开切眼,并在集中运输平巷内开口掘回风斜巷与101回风石门、开切眼连通形成矿井的生产系统。为保证工作面的正常接续,在101工作面东北布置102运输斜巷、102回风斜巷二个掘进头。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采、掘实行独立通风。全矿井采用二个水平开拓,水平标高分别为+1735.992m、+1695m。二水平开采时采用暗斜井开拓:分别在主平硐内开口掘主暗斜井(坡度23°)、在副平硐内开口掘暗副斜井(坡度19°)至+1695m标高落平后布置井底车场、水泵硐室及水仓,利用运输石门连接集中运输平巷与暗斜井井底车场。在回风平硐内开口掘回风上山至+1698m标高后掘回风石门,在+1698m标高掘人行平巷通过人行联络斜巷与暗副斜井井底车场连通。在13号煤层底板内掘集中运输平巷、集中回风平巷、人行平巷,采用轨道石门、回风斜石门、人行斜石门及煤层联络巷分别与工作面运输斜巷、回风斜巷连通形成完整的系统,按倾斜长壁形式在开采煤层中布置回采工作面进行回采。XX矿一期工程设计为平峒开拓,三条井筒(主平硐、副平硐、回风平硐,见井筒特征表),倾向长壁式布置回采工作面,俯斜开采,首采工作面设计在1#煤层(C605煤层)。
XX矿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设有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平硐三个井筒,主平硐井口标高+1735.992m,回风平硐井口标高+1746.926m。副平硐井口标高+1736.107m,井筒采用砌碹支护。主平硐断面为半圆拱,净断面8.03m2,掘进断面11.36 m2,表土段采用料石碹,掘进断面为11.36 m2,采用砌碹支护,胶带运输,担负矿井煤炭及进风;副平硐井筒断面及支护方式同主平硐,铺设22kg/m的钢轨,轨距600 mm,担负矿井材料、设备、矸石运输及进风、管线铺设任务;回风平硐断面为半圆拱,净断面8.03m2,掘进断面11.36m2,正常段采用砌碹支护,主要担负矿井回风任务。
XX矿属于技术改造矿井,《安全专篇》对于土建部分没有具体的设计明细,矿井现建有:
办公楼660平方米;综合楼220平方米;瓦斯抽放站140平方米;配电所60平方米;净化水站50平方米;看守室40平方米;主扇司机值班室36平方米;地面消防器材库35平方米;彩钢结构的雨棚1280平方米。
主要大型设备安装有:
瓦斯抽放泵站;净化水站;运输皮带;刮板输送机;主要通风机;绞车;
矿井固定资产投资2190万元,其中:矿建工程投资850万元,土建工程投资380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720万元,安装工程投资15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0万元。
5、设计工期,开工时间,实际完成时间
设计建设工期为18个月,于2009年4月15日开工,2010年9月30日技改工程全部结束。
二、煤矿联合试运转的基本保障。
(1)煤矿生产及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及人员配置情况;
XX矿根据有关要求成立了生产及安全管理机构:
矿长:张开学
技术负责人:李广忠
生产矿长:黄志荣
安全矿长:周志品
机电矿长:孟凡明
下设五个二级管理小组
一通三防组
组 长:周志品
副组长:李广忠
成 员:李招有 涂显全 徐林辉 郭光文 李发快
徐林春 邓广贤 陈贵荣 万启伦 曾贵荣
生产技术组
组 长:李广忠
副组长:黄志荣
成 员:李招会 蔡昌明 蔡昌文 万启伦 陈贵荣
曾贵荣
机电运输组
组 长:孟凡明
副组长:李发快
成 员:邓广贤 王艳平 邓 伟 管颜学 蔡品全
杜 刚 徐林举 王小才
后勤保障组:
组 长:赵祖常
副组长:黄志庆
成 员:周 梅 王永志 黄明义
安全救护组
组 长:张开学
副组长:周志品 黄志荣
成 员:蔡昌文 万启伦 李招会 赵祖常 李招有
孟凡明 邓广贤 涂显全 郭光文 李发快
王小才 王艳平 邓 伟
(2)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
XX矿根据本矿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类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贯彻落实,成立了“一通三防”、生产技术等10个二级管理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各岗位都能认真履行。
(3)各类特作人员配置情况。
XX矿现配备各类矿级管理人员9人,特殊工种人员44人,各类技术工种人员32人,人员配置齐全,完全能够满足9万吨/年的设计规模的要求。
三、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建设完成情况及自检结论。
1、矿井通风系统
1)通风设备
根据《开采设计方案》、《安全专篇》的设计,贵州省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和突出危险矿区一览表(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本区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因此,本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
经计算选用BDK54-6-№14型防爆轴流式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主扇风量23.1~36m3/s,风压656~1880Pa,配套防爆电机功率为2×45kW。
XX矿根据矿井开拓布置矿井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新鲜风流有主平硐和副平硐进入,乏风通过回风平硐排出。回采工作面和各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掘进工作面为压入式。主扇选用FBCDZ№15(电机型号:YBFe -280-6, 电机功率:2×55KW,风量=1080~2670m3/min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以上关于煤矿(90kt/a技改扩能矿井)联合试运转自检报告的相关内容由我的煤炭网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