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一直都是姥姥家的团圆日,因为姥姥三个女儿,春节、中秋这类“大节”往往按照习俗需要去婆家,所以,这些不那么正式的“小节”便成了姥姥家最热闹的日子。
小时候的我一般提前就会闹着让妈妈把我送到姥姥家,和同样提前去的弟弟一起捡豆子,看着姥爷在小院子把柴火劈的细细的。腊八那天,仿佛是天大的节日,一早就开始睡不着,小孩子的心性作祟,早早地从被窝里钻出来,兴致勃勃地看着姥姥的一举一动,甚至不觉得冷。熬腊八粥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对姥姥而言,只能枯燥地看着锅里慢慢地腾起小小的泡泡,一根一根地放木柴,仔仔细细地搅拌着粥,以免粘锅。而我,当然不觉得枯燥,兴奋地观摩。不像现在,但凡能睡个懒觉,但凡能偷懒总是事不关己,失去了小时候对生活的敬仰,以全部的精力对待这个世界。
望着姥姥拿起长把勺子在锅里划着一圈圈优美的弧线,我的心里也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好了没,好了没,什么时候能喝啊。”我和弟弟总是一遍遍的问。“别着急,火轻了不好喝,多熬一会这粥才能又香又黏。”姥姥映在火光里的脸庞特别温暖。终于等到大锅里冒着袅袅的热气,满屋子都是米豆的香味,姥姥用勺子盛出两碗热乎乎、冒着香气的腊八粥,再从糖罐里抠出一块糖,放进碗里。我和弟弟每人捧着自己的碗,简单的搅拌后就急不可待的喝粥,往往被烫的龇牙咧嘴,有时候还会跑到院子里,让腊八粥快点凉下来,少不得又是一顿笑骂。
现在电饭锅、电磁炉一类的厨房小电器已经让煮粥变成了放米加水按开关的简单工作,但我依然怀念大锅灶台边氤氲着姥姥熬煮腊八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