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或将在供给侧改革先发制人。
19日,中国电力发布公告,与国家电投订立意向书,拟收购国家电投旗下河南电力100%权益。公告指出,该次收购将扩大中国电力经营规模,预计收购后的装机容量将增加30%。此外,收购也将消除双方在河南省的不良竞争,提升公司整体在河南省的协同效应与经营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电投持有中国电力55.35%的股权,是后者的间接控股股东,河南电力则是国家电投全资子公司。这也就意味着,本次收购实际上是国家电投内部在河南省境内的火电电源资产重组。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便是去掉过剩产能,产能向优势资源集中。”信达证券电气设备新能源分析师曹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中国火电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国家电投内部将火电优势资产集中到一个企业旗下,有利于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方面获得先发优势。”
4600兆瓦火电资产拟整合
本次收购所涉及整合的火电电源资产约为4600兆瓦。收购事项一旦落地,将有望规避国家电投内部在河南省的不良竞争。
资料显示,国家电投全资持有的河南电力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电力及热能发电的经营、生产、投资及管理。截至2015年,河南电力拥有的合并装机容量总额约5600兆瓦(不包括其联营公司的装机容量),其中约4600兆瓦来自火电。
而中国电力则为国家电投常规能源业务的核心子公司,拥有并经营大容量燃煤火力发电厂、水力与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厂。
“国家电投整合火电资源,很可能是为了应对目前的火电过剩压力,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中国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永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事实上,在冯永晟看来,目前电力企业压力倍增,提早布局、控本增效是应有之义。根据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全年绝对发电量5618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其中火力绝对发电量421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在电力消费需求增速持续下滑的背景下,火电产能不减反增。2015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12974万千瓦,其中,水电1608万千瓦,火电6400万千瓦。因此,2016年火电或将面临严峻考验。
在曹寅看来,当前国内火电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国家电投此举可能将获得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方面的先发优势。“国家电投将其内部火电资产集中到一个企业旗下,就会形成相对于地方火电装机企业的比较优势。”曹寅指出,“供给侧改革提倡产能集中化、产能向优势资源集中,该次重组将国家电投内部的区域产能集中,无疑将增强企业在区域的竞争力。”
资本市场不买单
尽管中国电力收购河南电力100%权益的建议“看上去很美”,但资本市场却并不怎么买单。
公告发布后当天,中国电力股票跌幅逾9%,收报3.62元,成交3283万股,涉资1.22亿元。相较之下,同为港股电力概念的大唐发电当日上涨2.381%,华电国际上涨3.786%,华能国电上涨1.278%,华润电力上涨0.149%。中国电力20日收跌1.1%,报收3.58港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多位投资者对本次收购中河南电力资产的优质性存疑。“现在火电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不知道收购的会不会是集团公司的劣质资产。”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者表示。
投资者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除去火电本身产能过剩之外,未来火电还将受到水电、核电、风光发电等的抑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副主任郭焦锋此前向记者透露,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整体能源结构中将占比达15%,煤炭占比57%。与煤炭一脉相承的火电,其市场也将相应受到挤压。
体现到中国电力上,其水电业务在整体业务中占据相当部分比重,新能源业务亦增速迅猛,火电业务反倒略显乏力。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电力火电总发电量约为3221万兆瓦时,同比下降5.99%,水电总发电量约1481万兆瓦时,同比上升3.4%,风电发电总量约25万兆瓦时,同比上升68%。
能源行业观察人士韩启明指出,一方面,港股投资者对于中国电力的水电运营方面给予了较好的价值认可,现在收购火电资产的举动,反倒会拉低企业估值。另一方面,从毛利率来看,河南电力对于中国电力的业绩增厚能力有限。
“按照4000发电利用小时数来计算,4600兆瓦的装机规模一年对应20多亿收入。而意向书中指明,河南电力2015年除税及扣除非控股股东权益后的净利润为8.24亿元,如此算来,毛利率只维持在正常水平。”韩启明直言。
但曹寅从另一个角度指出,专业化的公司在资本市场是应该有溢价的。“国家电投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火电、水电、核电及新能源资产的综合能源集团,有必要在公司内部做各个电源资产的整合,形成火电、核电、水电等的专业公司,专业性在资本市场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溢价能力。”
不过,无论资本市场如何回应,国家电投电源资产整合的面纱,无疑正在缓慢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