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倒逼,增强安全生产技术营销一体化管控,由“增量增收”向“提质增效”转变。优化采场布局,科学安排搬迁,在“保接续、保产能,提效率、提质量”上深研究、下苦功,着力提升两井规模优势,保量稳效,做强效益源头。细化分解各专业技术降本指标,力争全年技术降本增效5500万元。开展“百千万”节支降耗活动,年节支500万元。抓好洗煤厂、煤管科“钱袋子”,实行“订单式”销售,确保洗选品种、参数指标满足不同客户需要。
机制调动,深化契约化和市场化运行,由“等靠要熬”向“自主经营”转变。深化机构改革,精简无效岗位,合理设定岗位薪酬,富余人员创收自吃,控员分流,充实采掘,平衡人员结构。深化推进“五条管理线”契约化管理,纵向扁平化管理,横向市场化结算,分线作战,分兵突围,激发动力潜力。按照“立足省内、稳住山西、辐射省外”的思路,采取包清工、部分托管、生产系统托管、煤矿整体托管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托管创收力度。
“5F”锤炼,增强协同管控能力,由“单打独斗”向“协同管控”转变。丰富管理内涵,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完成二、三期建设,构建“大数据+5F”的管控模式,纳入信息化平台统一管控,集中控制、协同创效,打造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全面标准化智慧矿山建设目标。
绩效激励,扩大绩效考核覆盖面和关联度,由“工效挂钩”向“全面绩效”转变。围绕对外创收、人工工效、成本费用等,深入对标,建立完善的对标激励办法,动态分析、调整,提升硬指标的先进性。强化检查-分析-整改-评价四步闭环管控,定性定量评价,百分制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岗位5F协同管理考核,构建“自主+激励”的考核评价机制,考评结果“五联”,末位淘汰、降薪降职。
大数据分析,持续深化完善安全“十个体系”建设,由“静态防治”向“动态预控”转变。立足预防预控,增强安全管理超前性,提升风险预判预控能力。加强隐蔽工程管理,联合验收、质量评价、动态抽检,实现动态过程管控。实行“绩效+诚信”安全考核,由重“丢票子”向“丢面子”“丢位子”转变。
创新引领,深入开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由“节支降耗”向“智慧双创”转变。积极参与有潜力、有效益合作项目,内外协同,创收创效,增强效益支撑。借助工作室平台,搭建众创管理服务平台,破题立项,努力孵化、产出低成本、有价值的“双创”项目。建立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在各种资源配置上重点倾斜,为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