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煤化工>中国2015年度十大煤化工新闻

中国2015年度十大煤化工新闻

         2015年煤化工行业不但面临高油价、高赋税的挑战,更承受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同时煤化工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而一直不甚明朗的产业政策也开始有了明确的指导意见:环保部发布现代煤化工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能源局出台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标定办法、能源局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等。

          近日,《中国煤化工》杂志组织评选出2015年中国煤化工十大新闻。参加评选参评的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领导、煤化工业内著名专家、部分煤化工企业负责人及部分杂志编委等。

          环保部发布现代煤化工项目环境准入条件

         2015年12月22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印发了《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环办[2015]111号),作为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依据。《准入条件》对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规划布局、用水、选址、废水处理、污染物排放、固体废物处置、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监测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

         《准入条件》提出,在行业示范阶段,应在煤炭分质高效利用、资源能源耦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如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置方案、结晶盐利用与处置方案等)等方面承担环保示范任务,并提出示范技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应对措施。

          能源局出台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标定办法

          2015年3月24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公布了《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标定管理办法(试行)》(国能科技[2015]78号)。此次标定的示范工程是指由国家核准的,以现代煤化工技术和装备为手段,以煤为原料生产多种清洁燃料、提质煤以及联产热能、电力等产品的煤炭深加工项目。标定内容包括通过系统物料平衡计算,测定示范工程的物耗、水耗以及三废排放等主要指标。通过系统能量平衡计算,测定示范工程的能耗及能源转化效率。

        《办法》规定,将开展标定的示范工程需投产运行一年以上,且至少连续稳定运行30天以上;标定期间装置需保持稳定运行状态,负荷至少达到设计能力的80%以上。如果示范工程的标定结果没有达到准入条件,政府可能会要求企业限期整改;若整改仍不达标,特别是涉及示范工程项目的排放指标长期不达标,很有可能会被勒令停产。

         能源局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

       2015年5月5日,国家能源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国能煤炭[2015]141号)。今后5年中,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的布局将视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障情况而定。《行动计划》对煤化工部署了三大任务。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在煤焦化、煤制合成氨、电石等传统煤化工领域进一步推动上大压小,等量替代,淘汰落后产能。以规模化、集群化、循环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焦炉煤气、煤焦油、电石尾气等副产品的高质高效利用。以现代煤气化技术促进煤制合成氨升级改造,开展高水平特大型示范工程建设。

          二是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在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有保障、生态环境许可、运输便捷的地区,根据生态环境、水资源保障情况,布局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

         三是开展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鼓励煤-化-电-热一体化发展,加强各系统耦合集成。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煤化工与发电、油气化工、钢铁、建材等产业间的耦合发展,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2020年,要建成一批百万吨级分级提质示范项目。

        延长石油集团煤油共炼示范项目试车成功

         2015年1月31日,由延长石油集团筹建的全球首套45万吨/年煤油共炼工业化示范项目流程全部打通,装置一次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

          2015年9月15日,由延长石油集团自主开发的煤油共炼成套工业化技术,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总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于煤炭资源清洁高效转化、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个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项目投产

            2015年9月15日,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制油示范项目投产,产出了优质油品。这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和陕西省“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是全球第一套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也是我国煤洁净利用技术产业化的里程碑。

           首套煤制乙二醇装置达标达产

          2015年8月27日,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消息,过去一年里,该公司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装置实际运行331天,累计产量17.3万吨。目前装置日产量已提高至580吨左右,且产品完全符合GB/T-4649-2008石油级乙二醇质量标准,优等品率达到100%,受到多家聚酯企业的认可。

          这不仅意味着国内首套大型煤制乙二醇顺利达产,还标志着此项技术已日臻成熟完善,具备大型商品化生产条件,将对国内乙二醇生产带来重大变革。

         首套10万等级空分压缩机组国产化

        2015年8月23日,由沈阳鼓风机集团、杭州汽轮机集团、杭州制氧机集团联合研发的我国首套国产10万等级空分装置压缩机组在沈鼓集团营口生产试验基地整机试车成功。

         用户企业神华宁煤集团在验收意见中表示,该机组完成了在汽轮机的驱动下空压机、增压机全速全压全负荷性能试验,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且优于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标准)。

          空分装置配套压缩机被誉为煤化工工艺流程的心脏。大型空分装置配套压缩机组因技术复杂、制造难度大,长期被国外少数公司垄断,是制约我国大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中煤图克化肥项目实现废水系统内零排放

         截至2015年7月,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图克化肥项目一期年产100万吨合成氨、175万吨尿素、2.08亿立方米/年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浓盐水处理装置已平稳连续运行8个月,从废水中成功结晶出氯化钠和硫酸钠混盐,每小时结晶分离混盐1.5~3吨,废水100%回收作为工厂循环水补水。按进蒸发结晶器浓盐水(含盐约20%)计,每吨处理费用约41元(蒸汽80元/吨,电0.47元/度)。

        图克化肥项目使煤化工高浓盐废水处理实现零排放成为可能,意味着困扰煤化工行业的高浓盐废水处理问题有了新的解决途径。该装置是由石家庄工大公司开发的具有特殊破沫功能和流态化晶体床结构的蒸发结晶器组成。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在2015年1月9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陕西新兴煤化工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唯一的一等奖。

          2010年8月,神华集团包头180万吨/年甲醇进料产60万吨/年烯烃的全球首套、世界目前规模最大DMTO装置投产成功,标志着DMTO技术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目前,宁波禾园、陕西延长、中煤榆林、青海盐湖、山东神达、陕西蒲城等十余套DMTO项目已投产。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的开发成功,不仅开创了新的烯烃生产技术路线,有力推进了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产业升级和能源化工结构调整,而且对于国家实施石油替代战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刘中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12月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刘中民研究员因在应用催化领域,尤其是甲醇制烯烃技术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2016年1月27日曹妃甸港煤炭调度数

上一篇:中国2015年度十大煤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