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集团着眼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创新“金秋助学”活动方式方法,加大了助学力度。一是变入学时的“一次性”助学为“持续性”助学。自2001年启动“金秋助学”活动以来,开滦集团采取大学生入学前的一次性救助方式,有效解决了困难职工子女进大学校门的问题。2011年,为使困难职工子女不因经济困难影响学业,助学活动在继续坚持大学生入学前救助的同时,根据上学年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情况,对在校本、专科困难职工子女实施了“持续性学年救助”。全年共为43名在校大学生发放“持续性”助学金13.65万元。二是区分困难程度,加大救助力度。按照家庭困难程度对子女上学的不同影响,在按往年标准实施普遍救助的基础上,今年把特困职工的救助作为重点,提高救助标准,加大了救助力度。将新入学的特困职工子女的助学标准由以往的每人4000元,提高到每人6000元。提高对在校生的持续性学年救助金标准,缩小档次差距,按学习成绩平均分在60、70、80和90分以上四个档次实施救助,困难职工子女的救助标准分别为2500元、3000元、3500元和4000元;特困职工子女分别为3500元、4000元、4500元和5000元。据统计,今年共为12名特困职工子女、31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13.65万元。与去年相比,今年增加救助对象46人,增加资金投入15.25万元,救助人数和投入资金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三是积极为困难员工子女开辟就业岗位。开滦集团出台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的政策,区别本、专科毕业困难职工子女的专业对口情况,一部分直接招录为企业合同制员工,另一部分组织专业培训合格后再上岗,目前已有64名困难职工子女走上了管技或操作岗位,另有196名本、专科毕业的困难职工子女在接受为期1年的专业培训后上岗,此举避免了困难职工子女“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促进了困难职工的根本性脱贫。
开滦集团着眼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创新“金秋助学”活动方式方法,加大了助学力度。一是变入学时的“一次性”助学为“持续性”助学。自2001年启动“金秋助学”活动以来,开滦集团采取大学生入学前的一次性救助方式,有效解决了困难职工子女进大学校门的问题。2011年,为使困难职工子女不因经济困难影响学业,助学活动在继续坚持大学生入学前救助的同时,根据上学年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情况,对在校本、专科困难职工子女实施了“持续性学年救助”。全年共为43名在校大学生发放“持续性”助学金13.65万元。二是区分困难程度,加大救助力度。按照家庭困难程度对子女上学的不同影响,在按往年标准实施普遍救助的基础上,今年把特困职工的救助作为重点,提高救助标准,加大了救助力度。将新入学的特困职工子女的助学标准由以往的每人4000元,提高到每人6000元。提高对在校生的持续性学年救助金标准,缩小档次差距,按学习成绩平均分在60、70、80和90分以上四个档次实施救助,困难职工子女的救助标准分别为2500元、3000元、3500元和4000元;特困职工子女分别为3500元、4000元、4500元和5000元。据统计,今年共为12名特困职工子女、31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13.65万元。与去年相比,今年增加救助对象46人,增加资金投入15.25万元,救助人数和投入资金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三是积极为困难员工子女开辟就业岗位。开滦集团出台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的政策,区别本、专科毕业困难职工子女的专业对口情况,一部分直接招录为企业合同制员工,另一部分组织专业培训合格后再上岗,目前已有64名困难职工子女走上了管技或操作岗位,另有196名本、专科毕业的困难职工子女在接受为期1年的专业培训后上岗,此举避免了困难职工子女“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促进了困难职工的根本性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