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跌跌不休,山西煤企随之陷入困境。山西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山西省长李小鹏说,2015年山西煤炭行业累计亏损94.25亿元,同比减利增亏108.29亿元。从2014年7月起到2015年12月,山西煤炭全行业已连续18个月亏损。
2015年前三季度,山西省煤企欠发职工工资35亿元,欠缴社会保险109亿元。绝大多数县市受经济下滑的影响,许多县市税收大幅降低,职工工资失去保障。
山西省省长李小鹏表示,从长期看,山西经济发展规模不大、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等矛盾仍然突出,“一煤独大”没有实质性改变,传统产业产能过剩。
业内人士亦普遍认为,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与需求端全面收缩,但需求下滑幅度超过了减产幅度,致使煤炭市场供需矛盾继续加剧,产能过剩突出是当前煤炭行业的主要问题。
对此,山西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王赋说,2016年山西将尽快制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方案,按国家政策依法淘汰关闭一批,推动行业重组整合一批,减量置换退出一批,依规核减一批,搁置延缓一批,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多措并举化解煤炭过剩产能。
山西省省长李小鹏表示,2016年山西将着力推动煤炭行业脱困转型,具体做法包括:多措并举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精心组织煤炭企业合理生产,严格打击违法违规煤矿建设生产经营行为等。
去产能势在必行,然而相应带来的“阵痛”不得不重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认为,“去产能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岗职工的安排。”而山西煤炭行业职工近百万人,仅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职工人数就超过70万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横在去产能任务面前的第一道坎。
“我省煤企要摆脱困境,通过司法程序进行破产重整,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山西省政协委员刘正说。
刘正进一步解释说,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因为破产清算会导致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冲击。
“企业破产重整可以避免这样的效果。”刘正说,破产重整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挽救企业的方法,重整成功后员工可以重新上岗,不仅避免大规模失业现象,还可以增强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
刘正建议,就税务、工商、土地、金融等与企业重整关系密切的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出台具体适合企业重整的政策。“重整时遇到的问题,往往与企业正常经营所遇到的问题不同,相关部门对此也不熟悉,甚至需要探索一些创新的做法。因而,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进行机制建设方面的探索很有必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便成为国家的煤炭能源基地,这一时期山西出现了一大批国有煤矿。长期高强度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使得一批老矿资源濒临枯竭,但由于缺乏老矿退出机制,这些生产成本高昂的国有老矿仍在持续开采。
山西省政协委员徐佩雄说,当前国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而落后产能的判断标准主要是看证件、看规模,但事实上,证件齐全并不代表生产安全。许多国有老矿面临资源枯竭,但是证件齐全、规模较大,不属于落后产能,没有被淘汰。
此外,由于缺乏相关老矿退出机制,资源枯竭矿的老矿很难以自身的力量解决社会职能分离及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即便亏损也要持续开采。
因此,民建山西省委在两会上建议,政府可以尝试建立煤炭产能退出基金。基金完全用于部分煤炭产能的退出。基金可以确保高成本、低效益的落后产能能够得到淘汰,部分产能退出后,资源地经济转型发展能够获得一定的资金保障。此外,还可以防范和化解煤炭行业调整带来的区域性金融风险。
此外,山西省政协委员徐佩雄建议,从国有资本收益或煤炭资源价款中安排专项资金,将政策性关闭破产煤矿的离退休管理、职工社区等企业办社会职能、党工团组织关系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将破产社区设施和职工成建制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所需运转费用和后勤设施改造费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政策性关闭破产离退休管理机构和管理对象全部纳入地方社保统筹管理。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老矿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