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至27日,全球20个最大经济体的财长和央行行长齐聚上海,国际油价、美国加息等都将成为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而在G20上海会议召开的背后,在全球经济形势既复杂又不稳定的前提下,既要背负着经济下行的压力,还要全面铺改革的中国又将怎样突破重围?
全球货币宽松 自身经济承压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全球经济态势可谓风云突变、纷繁复杂,这也意味着今日开幕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肯定是不乏谈资。距离2016杭州G20峰会正式召开还有6个多月的时间,但一场有关于全球“货币战争”的讨论已经在上海拉开帷幕。放眼全球,由于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重挫、贸易增长低迷、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等多重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加以应对。
不仅是欧盟、日本等传统经济体,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加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货币战中,试图依靠贬值自身货币来提振需求。一份报告显示,此轮货币贬值潮中首屈一指的是拉美新兴经济体货币,平均贬值幅度超过32%;其次就是以俄罗斯、土耳其为代表的欧洲新兴经济体货币,平均贬值幅度也达到了26%。
外部环境不理想,中国自身的经济也在承压前行。去年GDP增速为6.9%,不及年初7%的既定目标,其中,外贸更是全年未走出颓势,以全年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的成绩匆匆收尾。
进入今年以来,经济下行的情况仍未见明显好转。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88万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进口更是大幅下滑了14.4%。另外,PPI已经连续47个月下跌,1月的财政收入也略逊于去年同期。
财政货币“双松”鼎力前行
在如此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中国该如何自处?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宏观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对此,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解释称,增长不应只靠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也应发挥作用,而从近期财政部的一系列表态来看,更积极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已经在路上。
自从去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财政赤字率提出合理猜想后,提高财政赤字率就被视为是财政政策将进一步扩展的信号。朱光耀昨日明确表示,中国今年有空间提高财政赤字,具体提高多少将在全国两会期间见分晓。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也在近期发文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可将我国的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更高水平,因为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政府的债务情况也普遍向好。
而在货币政策问题上,中方的态度始终比较坚定。就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召开前夕,财政部长楼继伟强调,所谓让人民币贬值的提议不过是炒作,议程上并没有这一话题。一位财政部官员也表示:“会议不会讨论具体某个国家的汇率政策。”与许多国家不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稳健的货币政策。
不过在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看来,虽然在货币政策的措辞上,我们使用的是具有自身特色的“稳健”二字,但实际上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在逐渐宽松,与财政政策形成“双松”的局面。一组数据也辅佐了这一说法,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统计显示,去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5.8%。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也直接体现在融资规模上,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1万亿元,同比多增加了1.04万亿元。
李慧勇表示,由于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转型和改革,相较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于转型和改革作用要更加明显,这也是当下我国在进行一些决策时更倚重于财政政策的原因。
加强交流合作仍是主旋律
尽管中国在宏观政策的决策上与G20其他成员国有所区别,但在业内看来,置身于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中,中国绝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互取所长。朱光耀也表示,全球经济存在下行风险,G20成员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应对挑战,提振全球市场信心。
李慧勇认为,全球经济本就脆弱,再加之金融市场动荡,美国虽然逐渐退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迈入货币政策正常化轨道,但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代表发展中国家提醒美国关注自身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充分地磋商和研讨也能避免各国因各自为政、缺乏交流导致的不良后果。朱光耀也表示,此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将先期为全球宏观经济治理展开沟通协调。
实际上,此前就有分析认为,一旦美国经济增长势头不再强劲,全球经济就依然面临着长期性停滞的威胁。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继续下行、大宗商品持续疲软可谓是全球经济面临的三大风险,而想要解决这些风险,通过平台加强交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除此之外,还有分析认为,中国正在经历的结构转型和改革同样也要依托于与其他各国之间的合作。一些专家认为,推动自贸区战略实际上就是希望通过对外开放、并与其他国家展开深层次贸易合作来倒逼体制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一带一路”同样可以借企业“走出去”的机会,化解国内过剩产能,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另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国经济转型而言至关重要。(肖玮 南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