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详解“新股通”设想
探讨沪港通模式延伸至新股市场的可行性
昨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其最新网志中,首度详谈港交所新战略规划中提出的“新股通”设想,探讨沪港通模式延伸至新股市场的可行性。李小加表示,基于沪港通模式的“新股通”可以为内地提供一种新的路径,如同现有的沪港通模式一样,实现监管合作、执法互助和交易所利益共享。
据李小加介绍,“新股通”是港交所正在研究的一种沪港通延伸方式,就是将现有的“股票通”模式从二级市场延伸到一级市场,让两地市场的投资者都可以在未来申购对方市场发行的新股(包括IPO和新股增发),具体可以分为“内投外”(允许内地投资者认购香港新股)和“外投内”(允许国际投资者从香港认购内地新股)。
李小加提出,如果设想得以实现,“新股通”将为两地市场创造巨大的共赢机会。对内地来说,“内投外”可使内地投资者能在沪港通体系下广泛投资大型国际公司,有效帮助内地投资者解决“资产荒”问题。“外投内”则可以帮助内地公司引入更多国际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完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对于香港而言,“新股通”的“内投外”可以丰富香港市场的流量,吸引海外名企大规模来港上市,“外投内”将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内地资产首选通道的竞争力。
尽管实现“新股通”的好处多多,但由于香港与内地实行完全不同的上市审核机制,要实现“新股通”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李小加分析道,“新股通”的“内投外”在香港应该不存在法律障碍,但需要内地证监会的许可。不过李小加认为这并不是不可逾越的监管障碍,因为目前沪港通监管规则中已经包含了香港已上市公司对内地投资者增发新股的条款。如果未来内地监管机构能够再向前一步,将股票通模式从允许认购增发新股到允许认购IPO新股,“新股通”的南向之旅就畅通了。
至于“新股通”的“外投内”,李小加表示,内地一直希望吸引海外机构投资者,允许国际投资者认购A股市场的新股符合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方向。香港方面,如果“外投内”仅对专业投资者开放,香港监管层也无重大监管顾虑,但若要对香港的散户投资者开放,则必须在香港的监管法规调整后才能实现。
李小加昨日称,“新股通”的“外投内”和“内投外”并非一定要同时推出,若内地顾虑“新股通”推出会加重资本外流,可先推“外投内”。但他认为,在沪港通机制下,即使推出“内投外”,也是安全可控的,资金只是在封闭的体系内循环,不会导致资金外流。
不过,李小加也指出,“新股通”目前还只是港交所提出的一个初步设想,具体怎么操作还有待在两地监管机构指引下深入沟通和探讨。
在同样备受市场关注的三板方面,李小加表示,三板这个设想总的原则是“易进易出,欢迎好公司,清走烂公司。”总体而言,三板只是一个存量改革无法启动情况下的一个潜在备选方案(Plan B),而在三板这个全新的市场板块上,监管者可以考虑全新的上市规则:一方面设立比较宽松的准入门槛,不把潜在的好公司关在门外;另一方面强化投资者保护措施和退市标准,加快烂公司强制退市过程,但这个方案的实施需要循序渐进,具体细节也还有待研究。(记者 时娜 张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