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前几年迅速增长,吸引了大批经销商一窝蜂进入捞金,然而又在近年城市限购导致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中,倒闭一大片。车市快速增长,在汽车销售和售后环节衍生了不少“新陷阱”。越来越多消费者发现买车容易提车难,买车,有钱就行;提车,却不是签了一张合同就安心。??
车主维权:最多能够重新提车
案例一:
资金断裂 新车无“证”
方先生去年7月在广东合力买了一辆20多万元的起亚智跑,直到去年10月初,已经换了四五次临牌。“销售人员之前一直说车还没到,帮我们不断续办临牌,让我们等着。最后碰见其它车主也有同样遭遇,集体投诉才发现问题所在。该店老板将新车合格证拿去银行抵押,新车无‘证’,我们根本上不了牌!”
原来广东合力因老板投资其他行业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旗下多家4S店从2014年年底开始将车主汽车合格证抵押给银行,受到影响车主多达两百人,遍布广州、中山等地。经车主们集体维权,厂家去年10月介入协助经销商资金周转,这200多位车主的新车才得以“转正”。记者了解到,其中部分车主因为提车延期,最后购车指标到期失效了。
[解读]
无合格证陷阱,是购买新车时遇到最无奈的状况。此类案件从2104年起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演。记者从省汽车流通协会/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等获悉,部分城市限牌后,汽车行业销售量每况愈下,汽车经销商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将汽车合格证质押给银行,这已成常态。不少经销商往往在销售环节不会主动告知消费者实情,接受“砍价”和收取购车订金会非常爽快,在“销售合同”成立后,经销商也不会立即办理赎回手续,如果未按时归还银行贷款就无法赎回合格证,购车者就无法有汽车合格证给新车上牌,部分已付定金或已付车款的消费者只能蒙受重大损失。
如果经销商明知无法为车主提供合格证,却仍然对外销售,其目的是故意骗取车主的钱财,就有可能涉嫌诈骗罪,车主可报警要求警方立案侦查。
案例二:付了全款,
我订的车被别人上了牌
范先生去年年底在广州车展上,看中了某豪华品牌一款50多万元的进口热门轿车,销售在4S店的电脑中向他展示了公司在省内不同网点的在途现车情况,承诺他想要的车型和配置全部办妥需要一个星期左右,于是范先生与销售谈好了价格后就付了全款,约定一周后提车。然而,到了约定的时间,经销商告诉他:“那辆他预订的车,卖给了其他人,而且已经上牌。”更让范先生气愤的是,由于没有同样配置的现车,销售建议他选购另外一辆贵了1.5万元的型号,不然只能向厂家订车,等待时间无法估计。
随后,范先生多方了解发现,那个买走他所订购车型的客户只是比他“少砍了1万元”,经销商觉得有利可图,便自行毁约了。“知道进口车价格水分大,却没想到销售水分也那么大,一辆车还能卖给第二个人。”
[解读]
一车“两卖”,甚至“三卖”,类似案例在热销车中最常出现,投诉至厂家,厂家也只能发函给经销商与其协调。那么,通过法律途径能否解决?广州顺治律师事务所的刘律师表示:此案例维权的关键点是购车合同怎么写。如果购车时没有签订合同,或有签订合同但是合同里没有注明车型、车架号等信息,消费者只能与车商协商提供一辆与所付款相应的车型给你;如果签订了合同且合同有约定具体车架号,那消费者则可根据此合同对车商进行起诉,追求违约责任。但刘律师坦言,一般情况下,此类个案起诉的意义不大。车辆因已出售给他人,形成了另外一个买卖合同,无法追回。受害方起诉的结果依然是换车或退款。
记者调查:并非每家4S店
都能做到公布合格证情况
记者在广物汽贸、广汽商贸等旗下品牌4S店留意到,近几个月,部分负责任的汽车经销商,为让消费者安心购车,在销售时或对外宣传时,均不约而同主动强调“有合格证”四个字。君豪别克店一位销售主管告诉记者:“此前其他经销商的合格证抵押问题,让消费者如惊弓之鸟,现在客户与我们签订购车合同时都会问清楚情况,写明各种备注细节。”
然而,并非每家4S店都能做到如此坦荡荡。记者在黄石东路一带的奇瑞、起亚、长安、福特、标致等合资、自主4S店佯装买车客户后调查发现:有不少品牌销售对记者提出的“是否一定会按照日期交车”的疑问,基本只愿意做口头承诺,一方面拍胸口说“放心”,一方面却拒绝在订车协议或购车合同中写明违约责任。而不同品牌的订车协议或购车合同所列条约五花八门,所列明的违约责任内容不一。
记者在某日系品牌的订车协议书上看到,对于未能按交付日期交付车辆的,只一句话带过:“若因办理进口报关等手续或非甲方因素逾期到货,致使甲方无法按时交车的,乙方允许变更交车日一次。”便再无其他约定,甚至当客户面对车商的违约,提出退订时,订金都不允许退还。如此“霸王”的条例,全是保护作为甲方4S店的权益,对于违约责任却避而不谈。
最新进展:
中消协公开约谈国内29家车企
“买车容易提车难”七个字,反映的正是当下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过程的一些不和谐声音。距离“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尚有四天,中消协在京召开“2015年汽车投诉情况发布暨合格证抵押问题公开约谈会”。对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国内29家车企进行了公开约谈,强调车企必须保障消费者购车时获得合格证的权利。
中消协督促汽车生产厂家加强对汽车经销商的监管,同时做好合格证交付流程的管控,确保消费者按时拿到车辆合格证。
业内人士认为, 消费者要让厂家彻底负责,不是中消协一句话就能解决,尤其是涉及到“填补资金非常庞大”的时候,厂家也头疼无法处理。在讲法律的地方,没有一纸白纸黑字的法规,一旦同样的案例在经销商处上演,即便是厂家,面对破产撒泼的车商,也许能做的只是“尽量协调”。
深度分析:
盲目扩张 利润下滑 资金链断
是什么造成经销商做出种种损害消费者“提车权”的现象?追究到底,一是汽车产能盲目扩张,导致经销商压库严重;二是其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环境问题等引起的限购,打破车市整体供需平衡,导致市场整体销量下滑。最终导致经销商经营状况不佳,资金链断裂。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一家普通4S店的成本至少在2000万元左右,建店养店成本高企,很多经销商都靠借贷度日:建店成本是银行贷款来的,土地是租赁的,汽车进货是抵押合格证进车的。像宝马、奔驰这类品牌的4S店一年光金融成本就要超过1000万元。再加上人工、租金、水电费等,经销商运营压力非常大。在此情况下,车商再被压库存,更是伤不起。
库存量如何影响4S店的资金链?本地一家大型经销商集团的品牌运营中心负责人郑先生告诉记者,很多经销商靠银行贷款来维持4S店正常运营,其中最大的费用就是利息。一辆车售价20万元,当4S店的库存量达到200辆,就相当于把4000万元压在了仓库。库存量越大,银行利息也“水涨船高”。如果新车销售状况一般,且几乎没有盈利,那么经销商的资金链就只能断裂。如去年广州地区拖欠合格证事件涉及到的合力集团,是起亚汽车和东风悦达起亚广东区域最大的经销商,旗下近10家4S店,曾一度垄断广东市场。但起亚车型盈利能力差,导致合力自2014年起就存在合格证抵押无法及时上牌问题。去年前八个月起亚销量同比下滑超过10%,在此情况下,厂家仍然逼着经销商拿车,不管可能存在的隐患,最终造成合力经营深陷亏损压力,200多辆车合格证抵押在银行无法取出。
消费提示:购车时尽量少交订金
针对消费者反映各种“提车难”问题,广东省消委会近期发出消费警示:购买车辆要选择市场口碑好、经营时间长的汽车经销商,要进行售前、售后全方位咨询比较,不要被汽车经销商打折、优惠等促销宣传迷惑,更不应贪图小便宜而忽略汽车合格证的大陷阱;购车下订时,尽量少交订金。签订合同时,主动了解合格证是否存在质押的问题,并明确约定合格证的交付时间、上牌时间等内容。交清全款之前,要求经销商出示合格证,认真比对合格证和预订车辆的车架号、发动机编号是否一致,并立即去上牌,尽可能避免权益受损,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如经销商迟延或拒绝交付汽车合格证,消费者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可以到当地消委会进行投诉,请求消委会处理解决,必要时可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记者邓莉 漫画/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