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将工作重点放在三大重点项目工程,即大基地、大集团、大煤矿的建设和完善上。目前政府已经初步确立了“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的原则,从而形成煤炭资源开发的战略梯度。
根据此前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11年全国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2.8亿吨,增量为历史最高水平;煤炭净进口1.68亿吨,同比增长15%。
“按照2015年煤炭供应42亿吨、目前产量35.2亿吨的现状,相当于每年要新增1.7亿吨原煤,而目前中东部的产量趋于稳定,以后四年增加6.8亿吨产量,会形成煤炭价格上涨的压力,新增产能从哪里来?完成这一目标有一定难度,生产的压力非常大,但也给煤炭产业留有很大空间。”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
此前,产煤大省山西和内蒙古已经在规划中提出限制煤炭生产规模,提出将本省煤炭生产限制在10亿吨的水平。山西持续通过本省几大煤炭集团整合煤炭资源,内蒙古则引入外省一些大的能源集团参与本区煤炭资源重组。
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的大集团,在防范安全事故和环保方面会有保障,煤矿产业兼并重组依然是未来的趋势。但他也称,资源逐渐集中到大集团手中后,长期而言会增加其议价能力,大集团影响煤炭市场的话语权将增强。
在“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的原则下,煤炭开采将更加向西部倾斜。“这将对煤炭运输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运输成本在煤价中的占比提高,会对煤价走势造成影响。”林伯强说。
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的比例高达70%左右,是最重要的消费能源,因此关于煤炭产量分配、运力分配以及项目落实的博弈一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进行。
一向充满争议的煤化工项目在规划中的地位,也是外界非常关注的话题。这涉及到地方发展经济、税收增加和产业规划的冲突。
“中国的煤炭资源面临的环境和生产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煤化工项目耗费水资源较大,理应限制其发展。”林伯强说。
国家能源局对煤化工项目的态度也较谨慎,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此前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就表示:“煤炭在整体能源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谨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