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宁煤转型发展,对于我国煤炭工业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神华宁煤董事长王俭,探寻企业转型发展的奥秘。
深度重组:打造“金三角”能源巨舰
中国经济时报:兼并重组是近年来煤炭行业频繁出现的词汇。今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中也仍然要求:陕西、内蒙古、陕西等重点产煤省区通过兼并重组形成特大型煤矿集团。为何作为煤炭储量排名全国第六、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的宁夏却不在名单之列?
王俭:宁夏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区。2002年重组原宁夏四家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组建了宁夏煤业集团公司,2006年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原宁夏煤业集团公司组建了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因此,宁夏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早已走在了前列,神华宁煤已走过了近十年的重组与发展道路。
深度重组为神华宁煤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神华宁煤能够充分利用宁东整装煤田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并具有与土地、水资源的组合优势,以及产业开发可依托的电力、铁路运输等条件,在开发建设国家级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中发挥排头兵和主力军的作用,并一跃成为了宁夏规模最大的优势骨干企业。
2010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视察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时指出:“宁东、鄂尔多斯(600295,股吧)、榆林现在看来是"金三角",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有序推进,很可能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在国家全局中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三角”作为中国能源格局中唯一可集中开发的特大型能源基地,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神华宁煤在开发建设“金三角”重要一极中必将大有作为。
转型发展:不断开辟新蓝海
中国经济时报:九年多来,神华宁煤以创新促变革,以变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以开发煤炭产业为基础,不断开辟煤电路化新的产业领域,走出了一条新型煤炭工业发展道路,开辟了煤炭行业新的蓝海,那么神华宁煤是怎样不断创新发展的呢?
王俭:产业优化升级是企业转型发展的核心。神华宁煤通过大力实施煤炭规模开发、煤炭转化和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三大战略,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神华宁煤将煤化工和煤制油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先后建成了年产25万吨煤基甲醇项目、年产21万吨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年产5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年产6万吨煤制聚甲醛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为不断开辟煤化工产业发展空间打下了坚实基础。
50万吨/年煤基烯烃项目的投料试车成功,标志着神华宁煤MTP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实现了工业化应用,率先在世界上开创了一条由煤炭生产高附加值烯烃的全新技术路线。借助50万吨/年煤基烯烃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先发优势,加快推进5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的第二套装置和煤基烯烃二期项目实施,形成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优势。同时,开发建设烯烃多联产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有序发展煤基烯烃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烯烃下游高端产业,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打造世界上最大的煤制烯烃产业基地,形成强大的经济增长极。
即将开工建设的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是宁夏“十二五”期间最大的投资建设项目,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对于国家能源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带动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管理创新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神华宁煤系统整合多种管理要素(如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等)并将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有效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目标及其管理创新。集中体现在大力促进集团公司组织结构专业化、集约化和扁平化的基础上,构造了以“五型企业”建设为核心,以全面预算管理、全员绩效考评、全方位风险管控为三大运营机制,以对标管理、项目管理等先进实用的管理方式和信息化管理手段整合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并将责任、速度、创新、信心作为企业发展之“道”和“精、气、神”,打造了覆盖神华宁煤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新型管控模式。
国企责任:顺应发展新期待
中国经济时报:神华宁煤被称作宁夏的“工业长子”。作为它的掌舵人,您是怎样理解国企责任的?又是怎样履行国企对员工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
王俭:国有企业要通过自身的发展,全面地履行政治、经济责任和社会三大责任。“发展是硬道理”,千方百计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只有发展了,才能更好地解决矛盾和问题。
在履行国企对员工的责任上,要始终秉承员工是企业之本的理念,调动好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财富。企业发展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上,要注重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要为员工成才提供更多发展平台和条件,要让广大员工充分享受应有的企业改革发展成果。
近年来,神华宁煤践行“企兴靠才、以需育才、人尽其才、企兴聚才”的理念,规划和实施人才工程战略,广泛吸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着力构建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成长的通道,积极为人才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促进了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时,通过多种举措不断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不断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履行国企对社会的责任上,要正确处理企业与地方关系,积极为社会分忧解难,也要赢得社会对企业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为企业营造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改善新老员工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几年来,神华宁煤积极协调有关地方政府和单位,累计投资43.36亿元,先后组织实施了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建成总面积280万平方米住宅区,累计搬迁安置职工31956户;投资3.9亿元,完成了73个老住宅区维修改造,受益居民5.5万户;使矿区内的员工以及离退休的员工搬迁到了电、暖齐全、物业服务规范、宽敞明亮的新居。
帮助解决地方就业问题。每年都录取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并积极开辟其他人员就业渠道。每年还录取一定数量的员工子女就业,针对劳动模范、工病亡、生产一线及家庭困难员工子女就业问题,采取了适当的加分政策。
为社会困难群体分忧解难。成立了宁夏煤炭职工扶贫济困基金会和党员扶贫基金会和党员扶贫基金,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活动,已累计发放困难补助、慰问金和捐资助学资金7906.11万元。
适当降低地方工业用煤销售价格。每年将近10多亿元让利给了地方电力企业。由于电煤价格低了,上网电价也就降了下来,地方其他工业企业也从中受益很多。
积极参与打造“黄河善谷”。2011年宁夏提出通过打造“黄河善谷”,解决生态移民红寺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移民群众就业困难的重大举措。神华宁煤积极响应,计划投资1.2亿元援建红寺堡神华弘德创业园,并无偿捐赠给红寺堡区政府。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投资6300多万元,建成了一期18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和配套的水电路、员工餐厅等基础设施,为创业园洽谈招商以及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利条件。